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3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稻草固体介质中白腐菌对喹啉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稻草固体介质中侧耳属白腐菌BP对喹啉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分别为250mg/L和150mg/L喹啉的降解率能达到93.47%和97.40%。白腐菌BP可以有效对喹啉进行降解。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在降解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酶活的高低与降解率大小并不完全成正比。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降解过程中没有中间代谢物的积累,喹啉能得到彻底矿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产酸白腐菌CoriolusSp.S1在开放环境下连续曝气处理造纸黑液。在连续50d处理过程中,产酸白腐菌可以稳定的连续处理黑液,与进水相比,出水中COD降幅最高达到53.73%,脱色率平均可以达到73.74%,木质素去除率达到45.66%,为白腐菌应用于造纸黑液的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液体体系下,筛选了5株白腐菌,对六氯苯进行了降解研究,并优化了白腐菌Trametes hirsute TH对六氯苯的降解条件.结果表明,不同白腐菌均能降解六氯苯,其中白腐菌Trametes sp.TR对六氯苯降解率最高,达90.21%;而白腐菌T.hirsute TH对六氯苯降解率为87.08%,但生物量最高,达3.33 g/L.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白腐菌T.hirsute TH降解六氯苯的条件,结果显示,转速、接种量和培养时间是影响六氯苯降解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为:转速125 r/min,菌丝接种量8%(V/V),培养时间2 d,温度28 ℃,pH为7.在优化条件下,2 d内白腐菌T.hirsute TH对浓度为10 mg/L的六氯苯降解率和降解量分别可达91.52%和2.288 mg L-1 d-1.图2表7参17  相似文献   
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腐菌侧耳属菌株(Pleurotus oatreatus)降解六氯苯(HCB)的条件.结果表明,对HCB降解率影响显著性较大的是摇床转速和pH.在摇床转速125 r/min、pH为7.0、培养温度为28℃、HCB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接种量为5%(体积分数)、培养时间为2 d的优化条件下,HCB降解率和降解速率分别为92.73%和2.318 mg/(L·d).  相似文献   
5.
用单基质及混合基质体系,探讨了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s BP对氮杂环化合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在弱酸性环境下,白腐菌能有效降解喹啉和吲哚.单摹质体系中,喹啉的降解率15 d内能达到89.48%,98.17%的吲哚6 d内被降解;混合基质体系中,基质(喹啉、吡啶、苯酚及氨氮)的加入能促进白腐菌对吲哚的降解,但(吲哚、吡啶、苯酚及氨氮)却抑制了白腐菌对喹啉的降解.不同基质体系中,白腐菌对喹啉和吲哚的降解分别遵循零级和一级反应动力学.相对单基质而言,混合基质的存在对白腐菌生物学特性产生明显影响,可缩短生长周期,提高生长速率和漆酶活性.漆酶在吲哚的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完全决定喹啉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漆酶介体系统对孔雀绿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漆酶介体系统对代表性三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绿的脱色处理。漆酶介体系统对孔雀绿的脱色效率比单独使用漆酶要高出10倍。高浓度的孔雀绿对漆酶介体系统的脱色效率有抑制作用,最适的pH值和温度分别在4.2和32°C左右。介体浓度的提高可促进脱色率的增加,但高浓度的介体会抑制脱色效率。漆酶和漆酶介体系统对孔雀绿的脱色机制上存在不同,前者的作用机制为脱甲基反应,而后者的脱色机制为自由基介导的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7.
共基质对白腐菌降解喹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吲哚、苯酚和氨氮作为喹啉降解的共基质.通过白腐菌BP对共基质的降解,研究了白腐菌BP对不同共基质降解体系中喹啉的降解过程及其反应动力学,同时研究了共基质物质对白腐菌BP漆酶活力、生物量增长速率和降解体系pH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腐菌BP对不同共基质降解体系中的喹啉均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共基质物质苯酚、吲哚和氨氮对喹啉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共基质降解体系使白腐菌BP漆酶系统启动更加迅速,漆酶活力峰值提前出现;共基质降解体系能促进白腐菌BP的生长,缩短白腐菌BP的生长周期;秸秆滤出液培养基中,pH为6.00~8.00时,白腐菌BP对喹啉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开放静置体系中白地霉Y1对染料脱色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白地霉Y1对染料进行脱色,考察了染料初始浓度、接种量、pH值、C/N比和温度等因素对白地霉降解溴酚蓝的影响,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白地霉能在开放静置条件下对部分染料进行有效的脱色,对溴酚蓝尤其有效。开放静置体系下,白地霉能对300 mg/L的溴酚蓝进行脱色,脱色pH和温度分别为2~8、25~40℃,高碳低氮环境中更有利于脱色,接种量对染料脱色影响不大。通过对胞外液絮凝及脱色作用、葡萄糖代谢情况及染料脱色扫描图谱分析表明,白地霉主要通过分泌胞外液对溴酚蓝进行作用,且能对溴酚蓝有效降解。  相似文献   
9.
白腐菌在固体培养基下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稻草秆粉介质中白腐菌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分别为200、80 mg/L左右的吲哚可被白腐菌去除99%以上,质量浓度为74 mg/L吡啶的去除率为61.5%;白腐菌在稻草秆粉培养体系中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其中反应速率常数K(高浓度吲哚)>K(低浓度吲哚)>K(吡啶);高低浓度吲哚和吡啶3个降解体系的漆酶活力在第6天达到最大;漆酶在吲哚和吡啶降解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酶活的变化与吲哚和吡啶的相对去除率不呈线性相关,稻草秆粉培养基中的介质和培养环境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共代谢基质对白腐菌降解吲哚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氨氮、苯酚和喹啉作为吲哚的共代谢基质,通过白腐菌BP对共基质体系的降解研究了白腐菌在秸秆滤出液培养基中对不同共基质体系的代谢过程,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考察了不同共代谢基质物质对白腐菌漆酶分泌和吲哚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降解体系中的白腐菌都可去除99%以上的吲哚.充分的氮源可提高白腐菌的活性和漆酶酶活的峰值;共基质苯酚和喹啉可以增加白腐菌漆酶产量,为吲哚的降解提供较多的电子,同时苯酚和喹啉也能得到较高的去除.在秸秆滤出液中,白腐菌在pH为6~8之间对吲哚都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吲哚在白腐菌的代谢过程中,可能首先在吡啶环的2和3位发生一步羰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