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生态工业建设已成为21世纪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追求目标.曲阜市应紧紧抓住新的发展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生态工业,提高城市竞争力,树立自身的发展特色,采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完善和提升传统产业等措施,以促进曲阜市工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3.
4.
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100年区域气候模式COSMO-CLM(CCLM)模拟与1961~2005年气象站观测的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统计计算年降水量、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4个极端降水指数,研究全球升温1.5℃与2.0℃情景下,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全球升温1.5℃情景下,年降水量相对于1986~2005年减少5%,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分别增加7%、33%和4%;概率密度曲线表明,年降水量均值下降,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均值上升,极端降水方差增大;年降水量、强降水量和暴雨日数在空间上表现为南部增加北部减少,极端降水贡献率则相反。(2)全球升温2.0℃情景下,年降水量下降3%,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分别上升15%、46%和15%;年降水量均值稍有减少且方差稍有上升,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均值和方差明显增加;年降水量减少区域位于长江主干以北,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表现为绝大部分地区增加的空间变化特征。(3)全球升温由1.5℃至2.0℃时,年降水量、强降水量、暴雨日数和极端降水贡献率分别增加3%、7%、10%和11%;随升温幅度的增加极端降水均值和方差上升;极端降水呈增加态势的范围扩大。因此,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对降低极端降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建立了同时测定养殖废水中9种大环内酯及林可酰胺类抗生素的方法,并对样品pH值、保存时间、洗脱溶剂、上样流速及过滤材质等进行了优化。测定结果表明,pH值为6,过滤材质为聚丙烯(GHP),上样速度为5 mL/min时,9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最优,为71.4%~126%,相对标准偏差最小,为2.4%~7.1%,标准曲线的线性最好,相关系数为0.998 5~0.999 5,检出限为0.78~1.22 ng/L。该方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测定结果准确,能够广泛应用于养殖废水中大环内酯及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残留量的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其它综合配套改革,大力发展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建康发展轨道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根本解决,部分企业面临高投入、高风险、高负债、低效益的怪圈困扰。而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说,环保治理资金投入的效益与风险预见性普遍认识不足,尤其是一些危困企业想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环保治理,实在 相似文献
7.
8.
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攀枝花市攀钢工业区土壤中五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的空间的分布特征、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Cu、Pb、Zn、C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相差2.98、3.4、5.2、2.7倍,cd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甚至相差15.7倍。重金属元素相关性特征可分为Cd—Pb—Zn和Cu—Cr两组。形态分布特征表现在Cu、Zn、Pb、Cr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Cd主要以可利用性最强的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存在。污染较严重的是攀钢机关、攀钢原料场。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兴修水利。如何评价供水投资效果及其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以便于确定合理的投资定位与投资决策,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构建黑龙江省静态CGE模型,根据黑龙江省近几年供水投资实际增长规模设计三种投资方案,定量估算一定的供水投资政策对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其他部门投资、不同部门的总产出和供用水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供水部门投资能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当投资增长规模约为40%~50%时,GDP增长速率最大;②供水部门投资增长会拉动高用水工业和农业部门投资上涨,导致一般用水工业、建筑业、一般用水服务业和高用水服务业投资下降;③各部门总产出增长率大小依次为高用水工业、高用水服务业、一般用水服务业、农业和建筑业,各部门用水量增长最快的是高用水工业,其次为高用水服务业、一般用水服务业和建筑业;④黑龙江省供水部门投资增长规模大于43%时,供水部门总产出方能满足用水需求,有利于保证城镇供水安全。综合GDP增长速率考虑,黑龙江省适宜的供水投资增长规模应为43%~50%。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时相土地利用图与遥感影像资料,建立空间研究网格,通过土地利用扩展强度指数的空间分析,对1947~2002年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扩展模式、强度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市建成区居住用地空间扩展并不是持续增长的,其扩展强度与速度均从建国初期开始减小,在1964~1979年期间达到最低值后又逐渐增大,总体上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发展变化;②居住用地扩展模式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由建国初期以核心建成区为主的渐进式扩展(1947~1964年)转变为跳跃式扩展(1964~1988年),到近些年又发展成兼具渐进扩展与跳跃扩展特征的混合扩展模式(1988~2002年),城市用地功能由简单趋于复杂和多元化;③不同时期居住用地扩展过程差异较大,其行为特征受国家宏观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为复杂的城市扩展动力机制研究提供更多素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