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江苏省水环境监测体系和水环境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监测体系与水质评价方法1.1 监测体系据统计 ,截至 2 0 0 0年底 ,我省 88个环境监测站各类监测人员约 2 4 0 0人 ,其中 ,监测业务人员占总人数的 88% ,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 2 0 0余人 ,占技术人员总数的 11% ,中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占监测技术人员总人数的 2 9%。在学历层次上 ,研究生占业务人员的 2 %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占业务人员总数的 78%。我省开展监测的环境要素涉及污染源、环境空气、地表水 (包括饮用水源 )、地下水、水生生物、底泥、海域及放射性等方面。全省开展监测的地表水域包括 318条河流 (段 )和 30个湖库 ,共… 相似文献
2.
3.
结合江苏省"十一五"期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十一五"期间,江苏省经济总量以13.5%的平均速度增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全省环境质量带来巨大的胁迫压力,资源能源消耗迅速攀升,"三废"产生总量持续增长;而由于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投入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治污染,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提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要以生态省建设为抓手,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要求,深化总量减排,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蓝天工程",着力解决重要环境问题、新型环境问题,进一步强化环境质量改善,防范环境风险,更好地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开拓生态环境监测 服务生态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生态省与生态示范区建设现状生态省与生态示范区的概念生态示范区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示范性行政区域。1995年国家环保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共有农业生态、乡镇工业、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恢复、防止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六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省 1990年~ 1999年的环境空气质量、地面水域、城市声环境、固体废物的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综述与分析。指出 ,10年来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 ,地面水域污染仍较严重 ,区域环境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持续小幅下降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6.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15年试点地区全面完成现有排污单位排污权核定,到2017年底基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本文介绍了湖北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探索与落实情况,重点阐述了湖北省在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工作中面临的阻碍、具体应对措施及现阶段取得的成绩,以期为全国排污权试点工作的稳妥推进提供经验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7.
8.
9.
10.
黄卫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5)
本文阐述了我国环境监测资质认证管理的法律依据、基础条件和现实意义,并对环境监测资质认证和管理的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分级分类的认证模式和以质量考核和信用评估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