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2.
根据2012年厦门市区空气中O3的监测数据及2013年4月至5月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在线监测结果,研究了厦门市O3和PAN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厦门市光化学污染特性及其污染物的传输规律;探讨厦门市的气候条件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比较植物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厦门市工业排放的VOCS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结合大量厦门港口实地调查信息,采用自下而上的动力法对在控制区内航行的船舶进行逐艘计算,得出2018年厦门市船舶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并详细分析了其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 2018年厦门市船舶控制区内船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共16 413 t,其中进出港船舶污染物排放占82.2%,未进港船舶占17.8%,各污染物中以NO_x的排放量最大,占比达64.2%,不同航行状态下污染物排放量的顺序为停泊巡航低速巡航机动操控锚泊,控制区内船舶的主要污染来源于货船,并以集装箱船的污染物排放量为最大; 1 d中09:00~16:00处于船舶污染物排放高峰期,1 a中以2月的排放量为最低, 3月和5月出现排放峰值;空间特征上各污染物排放高值主要分布于主航道和港区海岸线. 相似文献
4.
于2020年夏季和秋冬季在厦门港海天码头和嵩屿码头进行大气PM2.5的采集,并对20种元素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厦门港大气PM2.5浓度较低,且两个站点的PM2.5浓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也不存在明显的昼夜差异.地壳元素中以Ca和Si的含量最高,而痕量元素中以Zn和Mn的含量为最高.与标准值相比,重金属元素中只有Cr(Ⅵ)出现超标.受风向和吞吐量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部分元素浓度在夏季高于秋冬季. Cu、 Zn、 SO2和NO2有较一致的明显昼夜变化,但来自重油燃烧排放的V和Ni并无明显昼夜差异.PMF源解析确定码头PM2.5的4个污染因子为工业源、船舶排放、交通源和海盐+建筑尘混合源,其中工业源对PM2.5浓度的贡献率最大(55.2%~59.4%),远高于船舶排放的贡献率(7.1%~7.7%).健康风险评估显示,厦门港大气PM2.5中重金属对人群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1×10-5... 相似文献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