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1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然界中,到处都有~(226)Ra,不断地释放出~(222)Rn.空气中~(222)Rn及其子体所致居民剂量,约占天然电离辐射所致居民剂量的45%.调查饮用水中~(222)Rn浓度,对了解它对空气中~(222)Rn的贡献,制定饮用水~(222)Rn放射卫生标准,探讨肺癌发病原因和保护人民健康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于1985年,调查了新疆饮用水中~(222)Rn浓度,评价了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前言由于大气层核试验的不断进行,使大量核裂变产物形成了全球性沉降,造成了外环境地面、空气、土壤、水源和动植物的污染,尔后,经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锶—90在核裂变产物中,由于毒性大,半衰期长,化学性质类似骨骼中的钙,所以锶—90具  相似文献   
3.
在亚热带生态环境下的云南省宾川县和温带环境下的韩国水原市,2002和2003年对中国和韩国筛选出的4个水稻(Oryza sativa)高产品种进行了生长速率和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热带和温带的两种生态条件下水稻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收获指数相近,但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实际产量和生长速率分别比温带条件下高3.06t·hm^-2和7.09g·m^-2·d^-1,产量高50.75%和生长速率高58.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亚热带条件下,移栽到移栽后20d、孕穗到抽穗的生长速率的增加能极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移栽到移栽后20d的生长速率影响最大,抽穗后20d生长速率的增加能增加水稻产量,但不显著。在施肥比例,基肥:分蘖肥:孕穗肥:穗肥:O%:50%:30%:20%的氮肥施用方式和稀植(30cmx14cm)条件下获得该生态区的最高产量和最大生长速率,分别为9.26t·hm^-2、19.53g·m^-2·d^-1;在温带条件下,移栽到抽穗的生长速率的增加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以移栽后21d到孕穗的生长速率影响最大,抽穗后20d生长速率的增加反而减低水稻产量,但不显著,氮肥施用方式基肥:分蘖肥:孕穗肥:穗肥=50%:20%:30%:0%和密植(20cm×14cm)条件下获得该生态区的最高产量和最大生长速率,分别为6.31t·hm^-2、12.00g·m^-2·d^-1。  相似文献   
4.
核电站事故释放出放射性核素对蔬菜和牧草的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放射化学和r射线能谱法,对苏联核事故所致新疆地区蔬菜和牧草的放射性污染规律,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成污染的主要放射性核素有:~(131)I、~(103)Ru、~(89)Sr、~(137.134)Cs、~(140)Ba-~(140)La、~(141.144)Ce、~7Be、~(95)Zr-~(95)Nb等。主要核素对蔬菜和牧草污染水平的高低次序是:牧草大于蔬菜,阔叶菜大于针叶菜,叶菜大于根、茎类蔬菜。各放射性核素在被污染对象上的污染水平,均按A=Aoe~(-λt)规律衰减,其有效半减期分别为:~(131)I,4.4~5.5天,~(137)Cs5.1~12.2天,~(89)Sr6.3~9.8天,~(103)Ru5.9天,~(134)Cs4.9天。蔬菜经过烹调,可除去污染放射性的一半以上。苏联核事故释放出的主要放射性核素,经蔬菜所致乌鲁木齐地区居民的内照射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很小(7.64μsv),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新疆地区37个不同水源水中总α、总β、~(238)U放射性比活度和残渣含量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水中总α、总β、~(238)U放射性比活度和残渣含量的算术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84±0.74,0.48±0.37, 0.24±0.16(Bg/L)和1.27±0.72(g/L).水中总α放射性主要是天然铀系核素贡献.水中总α、总β和~(238)U放射性水平与残渣含量呈直线正相关,且可用通式y=a+bx描述.  相似文献   
6.
环境放射性污染对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很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食品是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个主要途径,然而调查食品中总β,减钾总β,铯—137的放射水平,对于了解外环境放射性的污染、制订食品放射性标准,进行食品卫生监督以及预估其对人体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