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选取北京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青岛市、武汉市、深圳市这六个典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年-2013年六个城市的SO2、NO2和PM10浓度数据,计算出区域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并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分析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六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从优至差排列依次为深圳、青岛、武汉、北京、兰州、乌鲁木齐;六个典型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10,SO2的污染负荷呈下降趋势,NO2的污染负荷呈上升趋势;各城市的空气质量整体呈现好转趋势,表明大气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Cu/ZSM-5高温水热失活的问题,通过浸渍法合成了Cu/ZSM-5催化剂,并对该催化剂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H_2O(g)含量的水热老化。采用比表面积分析、SEM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H_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对Cu/ZSM-5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分别研究了不同水热老化条件下Cu/ZSM-5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和水热失活机理。结果表明,经水热处理后,各Cu/ZSM-5催化剂的NH_3-SCR性能均有所降低。随着老化温度的提高,催化剂的分子筛载体出现结构坍塌,比表面积减小,孔容积增大,但仍保持MFI结构,老化温度的提高同样使催化剂活性Cu~(2+)减少并一部分转化为CuO微晶,而H_2O(g)含量的变化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结构的影响较小。在高温水热老化过程中,温度对催化性能劣化的影响大于水蒸汽含量,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地表水中丁基黄原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直接测定水中丁基黄原酸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无需对水样进行富集,水样过滤后就可直接测定。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方法检出限可达0.2μg/L。  相似文献   
4.
太湖两种水生植物群落对沉积物中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马久远  王国祥  李振国  许宽  周锋  张佳 《环境科学》2013,34(11):4240-4250
2012年6月对太湖贡湖湾、南部湖区以及东西山之间水域的两种水生植物——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和荇菜(Limnanthemun nymphoides)群落内外的沉积物进行样品采集,调查了沉积物中的氮素分布现状.结果表明:①草藻过渡型湖区(贡湖湾)马来眼子菜群落内部0~25 cm的沉积物中Org-N和TN的含量分别比群落外部高38.06%和25.65%.②草型湖区新生植物群落的形成可以促进沉积物(0~25 cm)中各形态氮含量的降低,其中马来眼子菜群落内沉积物(0~25 cm)中TN、Org-N、NH+4-N和NO-3-N的含量较群落外平均降低了43.29%,50.78%,7.09%和10.86%;荇菜群落内部比外部分别降低了4.65%,4.63%,5.01%和2.76%,可以发现马来眼子菜群落的促进作用比荇菜群落明显.③植物群落的存在可以影响沉积物的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显示,植物群落外沉积物的pH与TN显著正相关(P<0.05,n=24),植物群落内部沉积物中pH与沉积物中NH+4-N呈显著负相关(P<0.05,n=24),与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n=24);植物群落内部和外部沉积物的Eh均与TN显著正相关(GMN,P<0.01,R=0.922 8**;NMN,P<0.01,R=0.827 7**;GMW,P<0.05,R=0.748 9*;NMW,P<0.05,R=0.663 7*),但较群落外部而言内部的相关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磷分级提取的方法研究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生长过程中根系分布与沉积物不同形态磷和总磷的变化过程.在实验开始后20、50、80 d,分别测定苦草根系在沉积物的分布及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垂直变化.结果表明,苦草根系在实验装置中垂直分布在0~14 cm区域内.平均每株苦草根系根数为58条,平均根长为5.86 cm.苦草根系生物量在沉积物深度0~3、4~6、7~10、11~14 cm分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99%、32.75%、16.03%、5.23%.沉积物中总磷(TP),NaOH提取磷(NaOH-P)和有机磷(OP)含量在苦草根系分布集中区域内显著降低(P<0.05).HCl提取磷(HCl-P)和无机磷(IP)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
于2021年10月对辽宁省生态清洁小流域抗生素的赋存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风险商值法对小流域的抗生素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生态清洁小流域中8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检出,检出总质量浓度范围为0013~0.313 μg/L,平均值为0.072 μg/L;小流域中抗生素质量浓度均低于我国大部分河流和流域。不同类型抗生素空间分布规律差异明显,检测出的抗生素中,质量浓度最高的是罗红霉素(ROX),检出率最高的是磺胺甲噁唑(SMX);各监测点位抗生素组分的占比排序为:SMX>ROX>替米考星(TIC)>氟苯尼考(FFC);抗生素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和生活污水。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ROX、脱水红霉素(ERY-H2O)、诺氟沙星(NOR)和SMX存在高风险,其余种类呈现中、低风险。生态清洁小流域水体中暴露出的抗生素生态风险不容忽视,亟待进一步探究环境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马来眼子菜群丛对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分级提取的方法对太湖贡湖湾、南部湖区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群落内外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调查了沉积物中的不同形态磷的垂直分布状况,研究马来眼子菜群落对沉积物磷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群丛对沉积物铁铝磷(Fe/Al-P)的影响在贡湖湾和南太湖表现不同.贡湖湾马来眼子菜群丛内部沉积物Fe/Al-P高于群落外部的27.6%,差异性显著(P<0.05);南太湖马来眼子菜群丛内部沉积物中Fe/Al-P均值低于群丛外部的47.4%,差异性显著(P<0.05).植物群丛对沉积物有机磷(OP)的影响在贡湖湾和南太湖表现相似,两湖区植物群丛外部沉积物中OP含量均值高于群落内部.马来眼子菜群丛对贡湖湾和南太湖沉积物中Ca-P有较明显的影响,植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层0~15cm范围内,贡湖湾湖区沉积物Fe/Al-P和OP含量较高,在植物的影响下转化为Ca-P,因此Ca-P在表层沉积物中呈上升趋势;南太湖沉积物中Ca-P含量较高,在植物影响下Ca-P有一定量的释放,因此Ca-P在表层沉积物中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使用淡水沉积物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法,分析了太湖西部湖区沉积物中磷的空间分异和成因。结果表明,该湖区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整体上呈现自表层向下递减的趋势,显示出磷污染在表层聚集的特征;不同采样点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和各形态磷分布特征存在空间差异,西南湖区由于近期磷污染减少,表层磷含量呈缓慢降低趋势;受盛行风向、湖区位置和周边环境影响,太湖西北部沉积物中磷污染水平整体上高于西南部。西部湖区TP含量为337. 27~1 081. 87 mg·kg~(-1),无机磷(IP)是构成沉积物TP的主要部分,占TP含量的55. 27%~97. 93%;钙结合态磷(Ca-P)是IP的主要组成部分,占IP的44. 14%~89. 30%。TP和IP、IP和Ca-P含量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表明IP含量影响TP含量;TP和Fe/Al-P含量的相关关系显著,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外源污染是沉积物中磷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企业安全培训调查及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国际劳工组织、日本和德国企业"双元制"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点和我国"系统型"、"过渡型"、"组合型"、"发展型"、"顾问型"、"索罗门型"和"螺旋型"企业培训模式的基本要点;以国内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为对象,对2007年和2008年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企业"与"个人"对安全培训的响应,揭示了不同企业当前的安全培训现状。结果表明:企业安全培训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趋于规模化、规范化,形成了安全知识结构、安全综合能力、安全管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复合培训模式;实现了高层次管理人员对安全培训的认同达95%以上,员工对安全培训的认同达89%以上;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得以提升,其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达到安全要求,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笔者还对当前我国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对今后各类企业安全培训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4种重要因素对柴油机颗粒物排放因子的量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动机台架测试基础上,按照发动机排放阶段、油品种类、后处理装置和运行工况4种因素的不同,进行了24组测试,研究了颗粒物排放因子.同时,应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究了发动机排放阶段和油品种类对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4种因素对颗粒物排放因子的影响力大小排序.结果显示:24组柴油机测试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均值为(21.9±24.5) mg·kWh~(-1);使用国Ⅴ排放标准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因子((14.7±5.6) mg·kWh~(-1))比国Ⅳ排放标准柴油机((19.4±16.4) mg·kWh~(-1))有所下降;国Ⅳ柴油、国Ⅴ柴油和混合柴油的颗粒物排放因子平均值分别为120.0、(11.8±1.0)和(11.5±1.3) mg·kWh~(-1),混合柴油颗粒物排放因子与国Ⅴ柴油相近,两者相比国Ⅳ柴油有明显下降;油品种类是影响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第一大因素,后处理是影响颗粒物排放因子的第二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