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2.
3.
阐述了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及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提出对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运行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制度,争取重大科研项目,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坚持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在工业废水遗传毒性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监测南京市化工、冶金、印染以及制药等行业废水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南京市部分工厂废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江苏地表水体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多样性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体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其受外界干扰后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水体受污染的性质和程度。2008年,对江苏省主要饮用水源地,长江、京杭大运河等主要河流及太湖等重点湖泊开展底栖动物调查与评价研究,共设置调查点位154个。江苏主要饮用水源地底栖动物的物种数量为78种,主要河流发现底栖动物96种,主要湖泊底栖动物发现65种。从物种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看,主要湖泊的底栖生物多样性状况优于地表水源地和主要河流,丰富和较丰富所占比例合计达58%;主要河流的评价结果最差,丰富和较丰富所占比例合计仅达30.7%,存在11.3%物种多样性极贫乏的点位,且大部分水体底栖动物组成以耐污种为主,优势种为极耐污的霍甫水丝蚓,水质状况劣于饮用水源地和主要湖泊。 相似文献
6.
用标准菌株对比了酶底物法和多管发酵法及快速纸片法,监测分析了分组环境水样中的大肠菌群。结果表明,酶底物法操作快速、简单、结果稳定、无二次污染,能满足水质监测和应急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8.
9.
通过2018年5月在京杭运河江苏段布设23个采样点调查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生境状况,并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评价底栖动物多样性,用聚类法分析采样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用ANOSIM分析检验聚类组差异性,用SIMPER对聚类组作主要特征物种分析。结果显示:23个采样点共采集底栖动物42种,其中甲壳纲4种、软体动物16种、多毛纲2种、蛭纲2种、昆虫纲4种(均为摇蚊类)、寡毛纲14种。聚类分析将23个采样点分成4组,ANOSIM分析检验表明各聚类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底质类型和水生植被等生境状况是影响京杭运河江苏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