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完全免费   79篇
  评价与监测   22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京津冀区域大气重污染过程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基于为京津冀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和空气重污染预警业务提供必要基础参考资料和区域重污染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的需求,应用现有空气监测网2013—2014年度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该区域2013—2014年空气质量整体情况和污染过程的季节变化规律、污染范围,统计了两年间31次区域范围大气重污染过程,并根据污染过程的空气质量变化特点和大气环流形势,着重对31次重污染过程中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开展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形势严峻,全年约有六成日数受颗粒物污染影响;京津冀区域空气污染南北差异显著,有自北向南逐步加重的特点,南部污染严重城市对区域污染贡献巨大,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4城市将PM_(10)、PM_(2.5)年均浓度分别拉升31、16μg/m~3;2013—2014年京津冀区域大范围重污染过程集中发生在秋冬季,两季的污染过程对区域两年PM_(10)、PM_(2.5)平均浓度分别拉升27、21μg/m~3;京津冀区域均压场天气型污染可细分为臭氧型均压场和颗粒物型均压场。当秋冬季出现较小气压梯度、西南小风、逆温层等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区域颗粒物污染过程;而春末、夏季出现均压场天气型时,容易造成O_3污染。  相似文献
2.
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芳烃和卤代烃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9种芳烃和卤代烃方法。阐述了样品管制备、采样袋预处理、现场采样和实验富集等过程。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进行了自动热脱附仪的吸附和解吸效率的试验,各组分的吸附效率均在97%以上,解吸效率达98 9%。最低检出质量浓度氯乙烯为0 0003mg/m3、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丙烷为0 0002mg/m3、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苯乙烯和邻二甲苯均为0 0001mg/m3。试图以不更换TenaxTA吸附剂标准冷阱来测定齐鲁石化环境空气中特征污染物乙烯,由于冷阱对乙烯的二级吸附未能很好地解决,试验效果不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为响应公众服务和环境管理对环境空气质量预报的迫切需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率先在京津冀区域开展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测试。结合目前积累的预报经验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探索出区域空气质量预报的一般方法和基本原则,讨论了客观订正环节中大气扩散条件、污染源排放、物理化学过程和空气质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建立、结果确定、天气控制形势分析和信息表述等基本原则,以期为各地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死亡对湖泊水质的持续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凤眼莲是优良的污水净化植物,凤眼莲死亡后残体对水质的影响制约了其应用.在凤眼莲衰亡后,调查研究凤眼莲死亡对自然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凤眼莲的衰亡期,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透明度、CODMn、TN、TP、NH4 -N等指标仍然具有改善作用;在后续影响期(次年春季),在有凤眼莲死亡腐烂的水体中,除了水体TN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外,其他主要水质指标的浓度变化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现状,提出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布点原则与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更具针对性、灵活性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湘江(衡阳段)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湘江(衡阳段)10个断面18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d、Hg、Pb、As、Cr、Zn、Cu)进行监测和分析,采用Lars H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各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排序为:Cd〉Hg〉Pb〉As〉Cu〉Zn〉Cr。多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913.4,表明湘江(衡阳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属于很强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空气质量臭氧预报和评估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为了评价和预测厦门市区空气中臭氧的污染水平,运用2006~2009年的监测数据对臭氧的污染成因及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因子对臭氧浓度影响的分析,进而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厦门市臭氧预报及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对氨基黑10B的褪色作用,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CTMAB和CPB的新方法,并探讨了褪色反应的机理和条件,测定CTMAB和CPB的线性范围皆为0~3×10-5mol L,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 77×104L mol·cm和1 17×104L mol·cm,用于水样中微量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水源水除藻研究中藻类监测方法的选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显微计数和叶绿素α测定两种主要藻类的监测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提出在水源水除藻研究中应针对不同的除藻机制,采取不同的藻类监测方法。化学氧化除藻大都使用强氧化剂,将它们投入含藻的水体后,能穿透藻类细胞壁,扩散至细胞内部氧化叶绿素,使藻类代谢终止、死亡,故宜采用叶绿素α法。生物法除藻是利用生物对藻类的吸附、捕食和分解等作用去除藻类,则应采用计数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特征.将,SO2、NO2、PM10、O3四项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对建立区域空气质量指数(Regional Air Quality Index,RAQI)~型及区域空气质量分级方法,以及开展区域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的空间表征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便直观有效地反映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