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95篇 |
免费 | 7893篇 |
国内免费 | 8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980篇 |
废物处理 | 655篇 |
环保管理 | 1736篇 |
综合类 | 13995篇 |
基础理论 | 3514篇 |
环境理论 | 1篇 |
污染及防治 | 3494篇 |
评价与监测 | 1356篇 |
社会与环境 | 1333篇 |
灾害及防治 | 9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87篇 |
2024年 | 578篇 |
2023年 | 821篇 |
2022年 | 1387篇 |
2021年 | 1364篇 |
2020年 | 1346篇 |
2019年 | 1089篇 |
2018年 | 1112篇 |
2017年 | 1310篇 |
2016年 | 1147篇 |
2015年 | 1342篇 |
2014年 | 1389篇 |
2013年 | 1708篇 |
2012年 | 1711篇 |
2011年 | 1747篇 |
2010年 | 1592篇 |
2009年 | 1498篇 |
2008年 | 1385篇 |
2007年 | 1309篇 |
2006年 | 1244篇 |
2005年 | 860篇 |
2004年 | 674篇 |
2003年 | 527篇 |
2002年 | 560篇 |
2001年 | 516篇 |
2000年 | 432篇 |
1999年 | 302篇 |
1998年 | 211篇 |
1997年 | 149篇 |
1996年 | 126篇 |
1995年 | 90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2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fragment constant QSAR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EC50 values of organic chemicals to Daphnia magna.
Shu Tao Xiaohuan Xi Fuliu Xu Bengang Li Jun Cao R Daws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rking, Essex : 1987)》2002,116(1):57-64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 of organic chemicals to Daphnia magna and the number of molecular fragments was investigated based on experimental EC50 values for 217 chemicals derived from the literature. A fragment constant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fragments and the logarithmically transformed reciprocal values of EC50. Functional correction factor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model. The model was verified using an independent set of randomly selected data. The mean residual of the final model was 0.4 log-units. The robustness of the model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ree jackknife tests. 相似文献
2.
用StrandenE.推荐的测量方法对哈密地区环境空气中220Rn子体α潜能浓度测量结果表明,室内、外平均值分别为56.1和10.2(×10-7J·m-3)。室内外220Rn/222Rn子体α潜能浓度比值分别为0.84和032。220Rn子体所致居民有效剂量当量为228μSv·a-1(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0.9×02man·Sv)。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环境样品中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的快速分析方法.以二氯甲烷作为提取溶剂,对试样采用加速溶剂萃取,自动凝胶渗透色谱仪净化预处理,液相色谱分离,PDA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的最低检测浓度,土壤和水稻植株为0.001-0.005 mg.kg-1,田水为0.001-0.002mg·l-1.其在田水、土壤、水稻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0.0%-9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为2.0%-10.7%,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和加标回收率均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5.
目前我国页岩气的开发正处于初级阶段,很多生产关键技术尚不成熟,页岩气开发过程中的废压裂液、甲烷漏失、水资源污染等都将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针对页岩气带来的环境问题,在对开采区域地质情况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的钻完井技术,控制压裂液和甲烷的漏失,减少对地层的破坏和水资源的污染;加强对返排废液处理技术的研究力度,优化处理结果;落实针对页岩气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规避页岩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在借鉴国外开采经验的同时,建议研发适合我国页岩气储层特点的开采技术,改进已有工艺,创新技术和理论。 相似文献
6.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Cl-PAHs)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一种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 一些Cl-PAHs显示出与二噁英相似的毒性特性,甚至更高的毒性当量(TEQs). 了解Cl-PAHs的来源和形成机制对于控制其排放和降低人类暴露于这些有机污染物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关于Cl-PAHs的来源、形成机制和环境特征仍缺乏全面的了解. 该综述旨在总结Cl-PAHs在水环境中的污染现状与来源、毒性、光化学形成机理以及PAHs光致氯代影响因素,并对今后的PAHs光致氯代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进而为该类化合物的环境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1—2004年东亚温室气体浓度特征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NOAA Earth System Research Laboratory提供的1991─2004年Tae-ahn(韩国),Ulaan Uul(蒙古)以及瓦里关(中国)的大气温室气体CO2和CH4的数据,对东亚地区大气温室气体的浓度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年来东亚地区大气中φ(CO2)和φ(CH4)月和年平均值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3个监测站的φ(CO2)年线性递增率比较接近,平均值为1.91×10-6a-1,季节变化较一致;从沿海到内陆这2种温室气体的浓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水源水库热分层期沉积物中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有机物荧光特性的基础上,探究了沉积物中有机物为碳源时,好氧反硝化细菌的脱氮效能、细菌生长及碳去除性能.结果表明:①水源水库在热分层期,沉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100×103的有机物所占比例较高;同时相比于不同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7月时沉积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有机物所占的比例最低(44.62%),显示出较小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水源水库沉积物中有机物由陆地类腐殖质组分C1(250 nm,425 nm)、类色氨酸和氨基酸物质C2(230 nm/280 nm,322 nm)和传统微生物类腐殖质混合物C3(250 nm,340 nm)所组成,其中色氨酸和氨基酸类的物质(组分C2)所占比例较高,同时在7月时显示出较大的总荧光强度;③好氧反硝化过程中,5月有机物显示出较好的作为电子供体的特征,而7月的有机物却表现出较好的作为能源物质的性能,同时使得好氧反硝化细菌WGX-9显示出较高的氮去除特性;④相比于天然有机物、藻类有机物和实际水源水库水,沉积物中有机物作为碳源时可以较好地促进菌株WGX-9的好氧反硝化脱氮效能.本文阐明了水源水库热分层期沉积物中有机物特性及对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将为微污染水体氮污染控制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在传统SBR脱氮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用于处理COD和氮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的两段SBR系统(TSSBR).根据传统SBR工艺在反应过程中,当COD不再被降解,而硝化反应又没有开始时,DO迅速大幅度升高以及pH曲线上出现的拐点,可以将COD降解与硝化反应分割开,先后在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分别命名为SBR1和SBR2,避免高COD浓度对硝化反应的冲击,提高处理效率.利用在线检测的DO、ORP和pH参数实时控制SBR1、SBR2各个生化过程的反应时间,解决了两段SBR系统的自动控制问题,可以使系统长期稳定运行,保证出水水质,节约能耗.采用实时控制策略,并控制系统温度在30℃左右,可将SBR2的硝化反应控制在亚硝酸型硝化结束.采用该工艺处理石化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0%~95%,30℃时的比硝化反应速率达到0.3kg(NH4-N)(kg(MLSS)·d).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生态压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市生态压力影响因素复杂,难以对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状况做出准确判断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生态压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以抚顺市1995-2009年数据为基础,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预测了该市2010-2015年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耗指标是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压力的主要因素;运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对训练样本的拟合精度以及对测试样本的仿真精度分别达97.91%和94.16%;抚顺市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别达到7.013、 0.523和6.49 hm2/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