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52篇 |
免费 | 1970篇 |
国内免费 | 15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717篇 |
废物处理 | 99篇 |
环保管理 | 422篇 |
综合类 | 3527篇 |
基础理论 | 914篇 |
污染及防治 | 552篇 |
评价与监测 | 344篇 |
社会与环境 | 321篇 |
灾害及防治 | 17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1篇 |
2024年 | 182篇 |
2023年 | 255篇 |
2022年 | 411篇 |
2021年 | 359篇 |
2020年 | 394篇 |
2019年 | 318篇 |
2018年 | 300篇 |
2017年 | 344篇 |
2016年 | 271篇 |
2015年 | 288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340篇 |
2012年 | 367篇 |
2011年 | 361篇 |
2010年 | 363篇 |
2009年 | 299篇 |
2008年 | 272篇 |
2007年 | 256篇 |
2006年 | 245篇 |
2005年 | 211篇 |
2004年 | 171篇 |
2003年 | 116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53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5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南膜技术测定CaCl2溶液体系中汞的化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并探索道南膜技术(DMT)测定溶液体系中Hg化学形态的方法条件.结果表明,0.01mol·1-1CaCl2作为背景溶液时,跨过阳离子交换膜的Hg主要形态并非阳离子而是HgCl2和HgCl3.Hg在阳离子交换膜内扩散为限制Hg跨膜传输的主要因素.Hg在阳离子交换膜内的吸附除静电吸附外还存在结合力更强的化学吸附,成为限制道南膜技术用于Hg形态测定的主要因素.采用动力学DMT方法,缩短试验时间至8h以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g的化学吸附,为DMT方法测定土壤溶液体系中Hg的化学形态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2.
3.
准确预测大气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趋势是制定、修订大气污染防控措施和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关键。笔者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区,基于2015-2020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月度数据,运用Prophet模型,研究确定环境监测数据的突变点和Prophet模型饱和预测上下限等特征,完成了\"十四五\"期间研究区PM2.5、 PM10、 NO2、 SO2、 O35项污染物的浓度预测。采用可决系数、均方根误差及平均偏差误差对预测模型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并重点分析了2025年各项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rophet模型可以较为精准地对5项污染物浓度进行预测,预计2025年呼和浩特市PM2.5、 PM10、 NO2、 SO2、 O3质量浓度分别为41.64,、71.71、36.85、21.66、123.24 μg/m3,与以往该地区各项污染物时空特征一致,未来该市PM2.5、 PM10、 NO2、 SO2全年浓度均呈U形分布,具有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O3全年浓度呈倒V形分布,具有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未来该市西部地区污染程度高于东部。预测结果表明:当前内蒙古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为空气污染的持续改善提供了保障,O3污染有加重趋势但尚在可控范围内,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该研究揭示了呼和浩特市\"十四五\"期间5项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和时空变化趋势,可为呼和浩特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为例,在遥感与GIS支持下揭示了流域1989-2002年间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状况,并进一步对流域生态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变化与生态安全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稳定上升,土地利用总体处于发展时期;②1989-2002年,流域生态安全状况整体有所好转,但局部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趋势;③流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18~100间的区域生态安全等级有所提高,由1989年主体属于中警状态提高到2002年的预警状态;④不同土地利用程度下流域在较安全和预警状态面积之和有以下顺序:Ⅴ>Ⅳ>Ⅰ>Ⅵ>Ⅲ>Ⅱ,表明Ⅴ级土地利用程度区即林草地是流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首选和重要组成部分,而沙地则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难题和关键。最后,提出了通过提高低利用程度区的土地利用程度来确保生态安全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6.
7.
废塑料处理技术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介绍了解决废塑料污染的几种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并介绍作者在这方面进行的一些新的研究工作:(1)使用自制的催化剂完成了聚烯烃类塑料催化热解回收燃料油的小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通过实验对发泡聚苯乙烯热解回收苯乙烯单体的工艺流程提出了优化操作条件。根据国内外实际,文章最后对废塑料回收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相关理论分析和Weber模型的基础上。拓展建立了面向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最优配置模型。引入了基于政府管制的影响作用、沿河流域的水用户的实际消耗水量、实际排放水量、河流中可供使用水量及所排放污水水质水平等5个变量函数.通过政府管制下的水质和水量的河道内流量需求等环境约束条件.确保水资源利用始终满足最小基流水量。通过求量优解,计算得出在环境约束下达到最优配置时各个变量函数与对下游地区外部性之间的相关性。接着。本文对陕北黄土高原沿Y河的35家企业进行了实际调查.收集了2个年度共8个季度的观测值,应用计量经济Pand Data模型。对35个节点、8个季度的共280个数据作为混合样本进行经济计量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最后。还提出一些制定环境约束条件以及水用户间建立水资源环境生态补偿金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沈阳市6个监测点位,采集2005年冬、春、夏、秋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样本。用安捷伦75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PM10中19种水溶性组分。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沈阳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水溶性组分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南方典型工业城市郴州市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及其来源,本研究利用离子色谱对从2016年4月到2017年1月间郴州市6个采样点的PM2.5样品中的9种水溶性离子(SO42-、NH4+、NO3-、Ca2+、Cl-、Na+、K+、F-、Mg2+)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郴州市的PM2.5浓度范围为23.3-66.5 μg·m-3,呈现秋冬高,春夏低的特点.研究区域的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与PM2.5变化趋势相类似;NO3-、SO42-、NH4+和K+与PM2.5相关性较好,其中SNA(SO42-、NH4+、NO3-)占PM2.5的比重最高,为18.9%-40.2%.SNA三角图解表明NH4+的主要存在形式为(NH4)2SO4,AE/CE均小于1,因此研究区域的PM2.5呈碱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研究区域的水溶性离子污染来源主要为燃煤、交通、生物质燃烧等燃烧综合源,[NO3-]/[SO42-]证明该区域的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