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以115In-103Rh为双内标校正系统,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铜、锌、硒、砷、汞、镉、铅、铁、锰、钼、钴、铍、锑、镍、钡、钒、钛、铊等18种金属元素,优化了测量同位素、内标元素等试验条件。18种金属元素在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6μg/L~0.123μg/L,标准样品的测定值均在保证值范围内,平行测定的RSD为1.7%~4.2%,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9.0%~100%。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开展环境质量监测督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出,目前我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部分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断面)设置欠科学合理,环境质量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不统一,监测数据的可比性不强,监测能力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监测数据的质量缺乏保障,环境质量监测管理力度和水平不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提出,环境质量监测督查不仅能为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又是对实现环境监测历史性转型开展的有益探索,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加强工作抓出实效。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和湖南的跨省锰污染事故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污染事故开展应急监测的全过程,并就水库型河流锰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分析技术选择、监测力量配置、质量控制等内容进行探讨,并总结了应急监测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农产品中痕量铍,比较了微波消解和电热板消解两种前处理方法,选择了基体改良剂。方法在0μg/L—4.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微波消解法和电热板消解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mg/kg和0.0002mg/kg,标样平行测定的RSD为2.4%—4.1%,农产品加标回收率为80.0%—95.0%。 相似文献
8.
9.
10.
采用柱后注射法和前处理后添加法评定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的基质效应,研究了不同色谱条件对水样丙烯酰胺测定中基质效应的影响,提供了有效削减基质效应的方法,并建立了直接进样测定水中丙烯酰胺的LC-MS-MS法.研究表明,流动相溶剂强度、添加剂种类及浓度对LC-MS-MS直接进样测定水中丙烯酰胺的基质效应影响显著;通过调节流动相溶剂强度和甲酸高度使丙烯酰胺保留时间与基质效应出现的时间段错开,可避开基质效应;在10%甲醇-90%水流动相中添加0.01%~0.02%甲酸可显著降低基质效应,对水中丙烯酰胺的检出限为0.03 μg/L,对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加标回收率为96.7%~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7%~6.4%.建立的LC-MS-MS直接进样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可靠,适合水中丙烯酰胺的超痕量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