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江苏省级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效果评估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采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搭建江苏省级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并测试了该系统对2013年夏季江苏省PM2.5质量浓度未来24 h预报以及7 d潜势预测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成功应用于江苏省的空气质量预报;所有地市的24 h预报效果均在合理范围内(平均分数偏差小于±60%且平均分数误差小于75%);7 d潜势预测效果比24 h预报效果略差,整体能准确把握PM2.5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各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气候状况(降雨量、酸雨现状)及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提出我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研究的技术路线为:通过模拟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在不规范填埋处置且受酸雨影响条件下,有毒物质浸出向地下渗滤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确定浸出毒性的浸取方法.浸出毒性保护目标为地下水,同时还介绍了主要技术参数液固比、浸取剂pH值和类型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生态毒性是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指标之一,生态毒性鉴别指标确定的基础是关于毒性化学物质和固体废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估指标)研究.比较研究了国外毒性物质和危险废物的生态毒性鉴别指标及其制定的方法学,分析了中国的研究现状,对中国危险废物生态毒性鉴别指标制定的方法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7.
豫东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及生态保护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豫东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生态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大气PM2.5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全面解析郑州市环境空气PM2.5的化学特征及来源,按照城市功能分区的差异,在郑州市沿主导风向选择4个监测点位,采用大流量采样器分别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采集40个PM2.5样品。监测数据表明,郑州市环境空气PM2.5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的浓度范围均值高达197、173μg/m3,已属于严重污染;PM2.5成分分析结果表明,Zn、Pb、Cu、Mn等是PM2.5中的主要污染元素,其富集系数分别为110、94.9、10.9和5.0;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建筑扬尘、土壤尘及道路扬尘、汽车尾气、煤炭燃烧是郑州市PM2.5的主要来源,其累计贡献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9.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废物中多环芳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建立了固体废物中多环芳烃的快速溶剂萃取(ASE)-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加速溶剂萃取仪在温度100℃、压强1.05 MPa条件下,以体积比1:1的丙酮和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萃取5 min,萃取液采用固相萃取柱或凝胶色谱净化。灰渣和污泥中的PAHs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1.03~1.96 μg/kg和4.71~7.04 μ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0%~13.8%和3.3%~13%,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3.2%~89.8%和67.7%~90.5%。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