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新农村建设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初步探讨了农村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国Surfer 8.0软件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Surfer 8.0软件在某地地下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实例,重点阐述了其在浅层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图绘制、地下水质量分区图绘制、地下水污染分区图绘制、区域地下水污染趋势分析、地下水污染原因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旅游产业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发展潜力较大,但要建成旅游经济强省,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高四川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分析了四川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动电技术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铬污染土壤的动电修复技术的行为机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探讨了铬在土壤中的价态、形态及吸附作用对动电修复的影响,并列举一些铬污染土壤动电修复的改良技术.最后对动电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及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是源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盲目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对全球资源和环境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威胁,人类也逐渐认识到其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于是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人类最深刻的警醒,体现了人类发展追求公平的价值精神。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与会各国都一致承诺将可持续发展长期作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典型冰雪旅游地开发模式及优化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冬奥会的筹办为中国冰雪旅游发展带来巨大契机,促进了冰雪旅游地的蓬勃发展。基于冰雪旅游地系统理论,构建了冰雪旅游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及加权Topsis法,对崇礼、亚布力、神农架、西岭雪山四个中国典型冰雪旅游地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崇礼冰雪旅游发展水平最高,亚布力次之,神农架及西岭雪山仍有待提升。基于此,提炼出四种典型冰雪旅游地开发模式,包括资源主导内驱模式、市场主导外驱模式、资源市场双核共驱模式以及资源市场政策综合齐驱模式。同时,从冰雪旅游地系统视角,提出了中国冰雪旅游地开发优化路径。研究有助于丰富冰雪旅游开发相关理论,为中国冰雪旅游地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7.
基于前期研究,利用秸秆材料处理养殖废水,能够有效降低养殖废水中氮的浓度,但周年去除效果及其对氮循环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尚不清楚.设置麦秸、玉米秆、稻草和空白对照这4个处理,试验周期为1 a,研究秸秆材料处理养殖废水中氮的周年去除效果及其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 3种作物秸秆对养殖废水TN和NH4+-N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均以前6个月为最佳,后6个月去除效率明显下降;稻草及麦秸对TN和NH4+-N的周年去除效果较好,其中稻草和麦秸对TN去除率分别为(32.81±11.34)%和(32.99±9.60)%,对NH4+-N去除率分别为(35.3±13.23)%和(34.97±12.00)%;②添加秸秆材料生物基质消纳系统中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nirK、nirShzsB基因丰度为6.45×109、6.18×109和2.31×109copies·L-1,AOA和AOB基因丰度分别为6.12×1010copies·L-1和4.93×109copies·L-1;16S rRNA高达8.90×1010copies·L-1,均显著高于空白处理(P<0.05).其中添加稻草和麦秸处理中hzsB基因和nirS基因丰度相对较高,表明添加稻草和麦秸显著增强了生物基质消纳系统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微生物作用.同时,相较于其他处理,添加麦秸增加了生物基质池AOA和AOB基因丰度,表明麦秸能够促进生物基质消纳系统的硝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为秸秆材料处理养殖废水中氮去除分子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