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郑州市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统计学原理和GIS技术,对郑州市2013年8月17—12月31日期间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气象资料与前一日污染数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模型(BP-ANN)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于该市细颗粒物污染的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郑州市PM2.5浓度日变化呈单峰模式,随逆温现象的发生和交通的密集于上午11:00达到峰值,午后逐步下降。在工作日、周末与国庆节的对比中,国庆节期间颗粒物污染浓度高出平日32.8%,表明人为活动的加剧影响PM2.5的排放;周末与工作日期间无显著差异。在空间分布上,金水区、管城回族区污染最为严重,工业燃煤、地铁施工等源排放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位于远郊的岗里水库,受秸秆焚烧和市区污染输送等影响,PM2.5浓度亦维持较高水平。最后,研究将所构建的BP-ANN预测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比,结果发现两模型在建模阶段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拟合一致性指标分别为0.944、0.91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9.788、70.611;验证阶段拟合一致性指标分别为0.854、0.794,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5.298、32.775,表明BP-ANN模型在预测郑州市PM2.5污染过程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3.
连续纵向水质监测方法在温瑞塘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监测结果是水质评价与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依据。针对常规定点水质监测方法无法完整再现水质指标的时空连续分布特征的问题,将船只搭载的水质实时监测设备与GPS同步形成基于GIS数据支撑的连续纵向水质监测方法。重点对水质监测仪及GPS空间数据集成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在温瑞塘河流域进行了实验论证。结果表明,连续性纵向水质监测不但能进行连续时空水质监测,还能与GPS、GIS结合进行连续性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5.
近几年,京津冀地区因灰霾天气频发而备受关注。通过分析京津冀地区PM10浓度变化与主要经济指标的关系,查找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原因,并为今后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参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7—2012年京津冀地区PM10与GDP、钢铁产量、煤炭消费总量、原油消费总量、天然气消费总量5项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与本地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方面,京津冀地区、北京市、天津市的PM10与煤炭消费总量相关性高;河北省略有不同,钢铁产量为关联度最高的经济指标。在与京津冀地区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方面,相比本地,北京市、河北省均呈现较大差异性,天津市差异性较小,说明北京市、河北省空气质量受自身影响较大,天津市空气质量受区域传输影响明显。建议整个京津冀地区均应重点加大"控煤"力度,天津市还需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力度,河北省应加快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压缩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污染物检测特征信息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企业布局等信息构建了大气污染物指纹系统,通过污染物检测特征信息构建的第一级指纹数据库实现了对大气特征污染物的识别和污染物应急处置措施的推送;通过污染源行业及其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信息构建的第二级指纹数据库实现了产排污行业的溯源;通过企业及其产排污信息,结合气象条件构建的第三级指纹数据库实现了对产排污企业的溯源。基于大气污染物指纹数据库的污染溯源技术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污染物质的识别和污染源的追踪提供了新途径。实际应用验证表明,大气污染物指纹系统污染溯源响应快速、识别精准,实现了大气污染物从监测、溯源到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