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两种方法对同一区域五条河流的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结果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提出了将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监测纳入我国地表水常规监测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痕量铍的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全国六个实验室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铍进行方法验证。分析了统一标准样品、环境地面水和实验废水。以协作试验所得数据评价本方法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多种涂层金属基体改进剂对测定水中铍的影响,建立了涂镧石墨管结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水中痕量铍的方法。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3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7.4%,回收率为98% ̄106%。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钢铁工业中的硫酸酸洗液处理方法(回收,综合利用)主要有中和回收法,硫酸铁盐法,以及有机溶剂萃取法,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等。有机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渗析法等大都尚在试验阶段。针对硫酸酸洗废液成份,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对“调酸-冷冻结晶”这一新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土壤和沉积物中,钴、镍的含量约为10ppm左右。直接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时,有基体盐的背景吸收而产生干扰,且灵敏度尚嫌不够。采用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可避免干扰,灵敏度提高10~20倍。据报道,可供选用的萃取体系有APDC/MIBK、NaDDTC/MIBK、H_2D_2/醋酸丁酯、1-亚硝基-2-萘酚和2-亚硝基-1-萘酚等。考虑到土壤分析对络合剂选择性的要求,本文以2-亚硝基-1-禁酚萃取体系(NNP/MIBK),以酒石酸铵掩蔽样品中共存金属离子,研究了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钴、镍的最佳条件,并应用本法分析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水中微量铝的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HAc-NaAc缓冲溶液(pH4.5)体系中,利用(1-(2-萘酚(PAN),Al^3^+与Cu^2^+-EDTA发生定量交换反应,用氯仿萃取出Cu^2^+-PAN,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Cu^2^+,以间接测定AL^3^+。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为0.1-1.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1mg/L;测定河水,饮用水,地下水中的Al^3^+,其回收率在85.0%-109%之间,变异系数为1.5%-  相似文献   
7.
水中石油类分析方法的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国内外水中石油类分析方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现行国家标准方法规定的红外分光光度法的优点以及非分散红外光度法的不足,为提高我国水和废水中石油类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建议尽快推广使用红外光分光光度法。对于现行方法使用的四氯化碳萃取在2010年被禁用的问题,提出了以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室内装修有害气体烘焙排风稀释技术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测数据,应用数值计算手法,对烘焙排风稀释技术不同工况下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除量、烘焙排风稀释阶段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变化进行计算并讨论烘焙温度、换气次数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监测技术的发展,地表水中越来越多的污染物可采用自动监测仪器实现实时监测。采用自动监测与实验室国标方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的结果是否可比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文章根据实际样品比对实验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海乐都县30a来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地处高寒区,近几十年来针对这一区域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SOC)库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研究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1982年),结合近期(2011年)重复采集的田间土壤样品,以土壤类型为单元,对县域尺度(青海乐都县)农田表层(0~20 cm)SOC库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乐都县1982年表层有机碳密度(SOCD)为3.8kg·m-2,2011年降低至2.8 kg·m-2,30 a间降幅达26%,且呈东北部和南部降低、西北地区增加的趋势;2乐都县1982年表层SOC储量1.8×106t,2011年1.4×106t,30 a间降幅达24%;3土壤类型中,草甸土、栗钙土和黑钙土表现为丢碳,速率分别为-137.3、-35.0、-91.0 g C·m-2·a-1,潮土和灰钙土表现为固碳,速率分别为9.7、7.3 g C·m-2·a-1,且30 a来各土类SOCD变化率与1982年SOCD呈负线性相关(y=0.35-0.13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