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环境噪声的监测通常是使用声级计进行的,监测的结果必然产生不确定度.本文作者对环境噪声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并通过例子进行说明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化学实验室的废液管理及处理的重要性,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对废液的管理过程和废液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成立3年来,确立5个理念、加大5个投入、突出3种管理、完善3大系统并开展5项活动,坚持倡导安全文化和强化HSE体系建设,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得到加强,安全环保形势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李虔  黎迎  田建军 《环境》2005,(Z1):212
1工程介绍 1.1工程概况 湛江市赤坎水质净化厂始建于2002年12月,2004年9月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全部工艺设备安装,进入全面调试.2004年12月经广东省环保局环保验收,项目开始试生产.远期规模为30万m3/d,首期设计规模为10万m3/d,近期设计规模为5万m3/d,最大流量为6.5万m3/d(K=1.3).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气细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成分的监测是细颗粒物化学成分监测的热点之一,这一类物质的在线监测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多,笔者研究和探讨了影响X射线荧光法大气重金属在线分析仪器运行质量的主要运维工作和质量控制方法,提出了该仪器在线监测中的运维及质控要求,为环境监测工作者提供参考,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目前国内地震勘探作业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照部分国外石油公司的作法和IAGC及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寻找差距,再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地震勘探作业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同时为国内物探行业开拓国际市场,树立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清洁施工的良好企业形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清洁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地震勘探生产作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在地震勘探作业中实施绿色勘探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油气能源现状、油气开发与环境的关系、油气开发与环境安全的关系,油气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与环境监理。得出:油气开发既要做到和谐生产,又要保护环境;在油气开发中,对环境有影响的应加大修复力度,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有效、长效的环境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9.
利用耦合了污染源在线追踪模块的化学传输模式NAQPMS (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System),结合地面细颗粒物(PM2.5)的小时观测数据,模拟了2014年1、4、7、10月4个月份武汉地区PM2.5浓度时空分布特征,量化了本地、武汉城市圈及远距离地区对武汉PM2.5浓度贡献.研究发现,2014年武汉市PM2.5年均浓度为85.3 μg·m-3,污染天(PM2.5日均值≥75 μg·m-3)占全年总天数的47.9%.细颗粒物的月均值呈现出季节性特征,即冬季污染最为严峻,1月均值为199.1 μg·m-3,PM2.5浓度超标持续一整月;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秋介于两者之间.模拟的PM2.5平均浓度在空间上大致呈现"城区高,郊区低"的分布态势.污染物区域来源解析发现,武汉市本地排放源贡献在1月最低,为34.1%,表明外来源贡献对长期灰霾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7月本地源影响最显著(65.7%),和毗邻城市源(23.1%)一起成为夏季污染物的主要来源.4月和10月本地排放贡献比分别为49.1%和42.1%.4个月份,武汉城市圈对该市PM2.5浓度的贡献差异不大,范围在20.8%~24.1%.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远距离传输贡献率趋势与本地来源相反,占10.6%~35.3%.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气团跨界输送对武汉不同季节PM2.5浓度有重要贡献.在冬季大范围污染背景下,污染物区域大范围协同控制才能有效减缓武汉PM2.5污染问题;而夏季对本地及近周边城市的减排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武汉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运用大气PM_(2.5)水溶性组分及其气态前体物在线监测系统(GAC-IC)于2017年3月5—12日对武汉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组分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PM_(2.5)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的化学特征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武汉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组分与气态前体物间存在明显的二次转化过程,二次反应是PM_(2.5)的重要来源。监测期间,PM_(2.5)中NO_3~-、SO_4~(2-)和NH_4~+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4.3、16.9、15.0μg/m~3,是PM_(2.5)中重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占PM_(2.5)质量浓度的40%~70%。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平均值分别为0.52和0.27,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二次污染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监测点位周边大气PM_(2.5)中NH_4~+与NO_3~-、SO_4~(2-)有良好的相关性,且表现为富氨状态,大气中铵能较好地中和SO_4~(2-)和NO_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