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黄大湖设置13个采样点,采集表层及柱状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浓度进行测定,分析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的空间及垂直分布,研究黄大湖沉积物营养盐来源,并对沉积物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大湖表层沉积物中TN浓度为1 112~3 277 mg/kg,平均值为2 016 mg/kg;TP浓度为547.19~784.43 mg/kg,平均值为651.84 mg/kg;OM浓度为5.21%~11.21%,平均值为8.6%;TN、TP和OM浓度空间分布较为一致,主要表现为西北部>东南部>湖心中部,浓度垂直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下降;沉积物中TN和OM污染比TP严重,且三者污染程度空间分布与浓度空间分布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TN和OM显著正相关,二者具有同源性;TP和OM无显著相关关系,二者同源性较差;沉积物中碳氮比(C/N)平均值为25.43,OM主要来自外源颗粒有机物的输入,柱状沉积物-20 cm以上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的增加表明沉积物中营养盐受近年来周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练江峡山大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疏浚前后10个点位表层沉积物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以及间隙水和上覆水中氨氮(NH4 +-N)、TN和TP浓度,以揭示疏浚对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释放过程的影响,并对疏浚后表层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疏浚后间隙水和上覆水中TP、TN、NH4 +-N浓度均显著下降,表层沉积物中OM和TN平均浓度较疏浚前分别下降53.3%、54.5%,有接近1/2点位的表层沉积物出现TP浓度高于疏浚前的现象,疏浚对表层沉积物中营养物移除能力为TN>OM>TP;疏浚后表层沉积物OM、TN和TP污染情况较疏浚前有所改观,但污染程度依然处于较高等级;疏浚后,沉积物中的氮表现为“源”,而磷经历了从“源”到“汇”的转换,表明本次疏浚对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的内源释放有促进作用,对磷的内源释放存在抑制作用,这与本次疏浚的深度、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及赋存环境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水环境对景观格局的变化极为敏感,水域(湿地)面积、分布格局、水质、水文特征等的变化,与土地变化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明确影响水质变化的关键景观因子,对于深入了解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选择广东省汕头市练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TM卫星影像、水质监测以及工业点源污染数据为基础,利用Sp...  相似文献   
4.
雨水径流污染已成为城市受纳水体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雨水径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针对数量众多、面积较大、人口密集及卫生环境欠佳的小城镇研究较少。而且,传统的雨水径流水质是用单个污染物的浓度或负荷表征,这忽略了污染物之间的耦合作用,因此无法综合表征雨水径流水质的优劣。据此,该研究选取了广东省汕头市典型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从污染物浓度和毒性2个角度深入解析了小城镇不同下垫面的雨水径流水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城镇雨水径流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和固体悬浮物等污染物指标的场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值分别介于8~491、0.09~17.33、0.05~9.62、0.02~0.83、3~3 090 mg/L之间。主干道和次干道雨水径流的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居民区雨水径流氮、磷污染严重,而学校路段和屋顶雨水径流污染较轻。从蛋白核小球藻的毒性实验结果来看,主干道、次干道和居民区道路雨水径流均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量、叶绿素a的合成量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促进了胞内过氧化氢酶的生成;但学校路段和屋顶污染物浓度较低,未对小球藻生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研究成果能够为小城镇雨水径流污染管控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