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笔者于2016-2019年夏季对长江口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现状及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16-2019年夏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由2016年的38种下降为2019年的15种;丰度由189.88 ind/m2下降为81.25 ind/m2;生物量由11.60 g/m2下降为5.33 g/m2;多样性指数由1.72下降为0.72。中蚓虫(Mediomastus sp.)、索沙蚕(Lumbrinereis sp.)等为调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多毛类为主要的优势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富营养化加重和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下降,是2016-2019年夏季长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底层低氧以及沉积物底质的变化也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31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调查,结合同期进行的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生物129种,多毛类为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丰度、多样性指数均较低,分别为11.55 g/m2、220.74 ind/m2、1.64。表层沉积物中Cu、Pb、Zn、As、Cd和Hg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0.36×10-6、25.75×10-6、100.44×10-6、11.85×10-6、0.18×10-6、0.03×10-6。除Cu的含量有37.03%样品超出国家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限值外,其它Pb、Zn、As、Cd和Hg均未有样品超标。应用Bivariate和BIOENV分析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Cd的含量已对大型底栖生物产生显著的影响,但重金属含量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作业工人长期接触低浓度氨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作业工人长期接触低浓度氨、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62名长期接触低浓度氨、二氧化硫作业者的健康监护体检资料及作业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种有毒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鼻炎、慢性咽炎、咳嗽.其它还有胸闷和神经衰弱综合征.结论:氨、二氧化硫长期低浓度接触产生联合作用,对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陆源有机污染对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4月对舟山海域进行了25个站位的底栖生物调查,结合同期进行初级生产力、海水水质等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初级生产力、富营养化等环境因子对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共获得84种,多毛类是主要优势类群。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1.62g/m2,平均丰度为208.5个/平方米,多样性指数(H')为1.64。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应用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海水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DIN)、磷酸盐(DIP)、富营养化指数和底层溶解氧(DO)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初级生产力、盐度和透明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陆源有机污染、盐度、透明度、初级生产力和底层溶解氧是影响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陆源有机污染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1992—2011年间对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数据,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未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1992—2011年杭州湾海域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年均浓度以及富营养化指数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DO浓度则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表层沉积物质量也未有明显改善;研究期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均呈现下降趋势,群落结构趋向简单、小型化,而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和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1994年起,杭州湾海域全部处于严重富营养化状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杭州湾海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舟山群岛夏季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2009年7月对舟山群岛潮间带7个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多样性及群落稳定性等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103种,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和多毛类构成主要类群。生物量平均值为96.19 g/m2,栖息密度平均值为223.1个/m2,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14。根据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可将舟山群岛的潮间带各潮区分为2个组群。底质和潮汐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嵊泗断面潮间带群落稳定性良好,其他断面的潮间带生物群落受到中度程度的污染或扰动,群落结构不稳定。总体上,舟山群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相对贫乏,群落结构简单,多样性指数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化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目标的要求.以石化行业为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详细分析探讨了中国石化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现状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21个站位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环境质量状况,并结合环境因子数据进行了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大型底栖生物56种,多毛类为主要类群。平均生物量为11.26 g/m2,平均丰度为237.4个/m2。生物量、丰度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水深、盐度、初级生产力和有机质、重金属是影响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呈现出对有机污染与重金属污染显著的躲避趋势,表明有机污染与重金属污染已显著影响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生长。而小头虫、寡节甘吻沙蚕、长手沙蚕和丝鳃虫对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展现出较强的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