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坡灾害风险区划与预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华喜 《灾害学》2010,25(2):124-128
对前人关于滑坡灾害风险区划与预测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析概括,同时,也指出了存在5个方面的问题。根据我国国土在地形地貌上存在"南北分区,东西分带,交叉成网",及今后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地质环境条件恶劣的山区与海岸带发展、滑坡灾害的威胁和可能受到滑坡灾害威胁的地区将进一步增加的特点,指出面对严峻的滑坡灾害,传统的以单个滑坡机理研究和整治为目的的方法和手段在减轻滑坡灾害方面已显得力不从心,区域性的、超前性的预测研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可视对讲系统智能节点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该系统中智能节点的软、硬件设计方法.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小区、大楼、医院、仓库等的安防监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环境前期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舟山渔场深水网箱养殖的五个重要基地的自然环境状态、网箱分布情况、风浪流基本情况、海水理化因子指标等进行了连续4 a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5个主要深水网箱养殖海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海区有天然的屏障物,可避大风浪,海水水质除营养盐外均属于一类或二类水质标准,底质基本符合沉积物一类标准,养殖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此外海区环境变化监测结果表明:养殖前期,深水网箱养殖使得海区环境的营养盐提高了4.3倍,2005年后,增加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抑制,趋于平稳.因此,深水网箱养殖需要通过加强水质管理,合理布局,科学养殖等措施稳步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用欧氏距离系数预报舟山海域赤潮发生指数等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1996~2007年72个赤潮发生个例为一组样本,另外选取2004年4~9月之间前后3 d之内都没有赤潮发生的92个个例为另一组样本,对赤潮发生前3 d的气压、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日照、云量等要素及某些要素3 d的累积值、以及增温的天数、降压的天数等共30个物理量做t统计量分析,并应用欧氏距离系数进行聚类,依此来判别赤潮发生的可能性。在对2008年舟山12次赤潮进行试报中,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16-2019年夏季对长江口海域进行了4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调查,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现状及变化,并对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16-2019年夏季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由2016年的38种下降为2019年的15种;丰度由189.88 ind/m2下降为81.25 ind/m2;生物量由11.60 g/m2下降为5.33 g/m2;多样性指数由1.72下降为0.72。中蚓虫(Mediomastus sp.)、索沙蚕(Lumbrinereis sp.)等为调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多毛类为主要的优势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富营养化加重和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下降,是2016-2019年夏季长江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和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底层低氧以及沉积物底质的变化也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别设置了6个N、P浓度梯度,研究海膜对单因子营养盐的吸收作用;采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N、P营养盐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海膜N、P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范围内,海膜对N、P营养盐的吸收均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NO×NH交互作用影响海膜对TN、NO3-N、NH4-N的吸收;NO×P交互作用影响海膜对NO3-N的吸收;NH×P影响海膜对NH4-N和PO4-P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生态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底柄生物的种类、生物量及栖息密度的分布和群落结构进行了叙述和讨论.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获底栖生物100种;主要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平均为9.55 g/m~2,生物量组成以棘皮类、多毛类占绝对优势,分别占50.3%、29.5%;栖息密度平均为71.8个/m~2.底柄生物种类组成,按生态特征划分为白虾群落、织纹螺群落.分析各站位Shannon-Weaver指数的结果显示,调查海域表现出生物多样性低及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浙江北部海域春季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7年春季在浙江北部海域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该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探讨,采用多元统计软件PRIMER 5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各类浮游动物62种、浮游幼虫12种,合计74种。经统计共有2种优势种,分别是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浮游动物生物量和丰度的平面分布比较相似,主要分布在调查海域的东部和东南部,并存在着向东南方向呈递增的趋势,而在杭州湾内的值比较小。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比较低,平均值为1.54。根据对本次调查获得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聚类分析,主要存在着两个生态类群,群落Ⅰ为沿岸低盐群落,群落Ⅱ为暖温带近海群落。  相似文献   
9.
蚁群算法是一种智能仿生优化算法,实际运用仿真模拟时具有良好的寻优性和高效性.将蚁群算法与石化项目的路径规划结合,借鉴蚁群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TSP的思路并将之运用于应急路径规划,利用MATLAB仿真软件,以某石化项目的应急路径规划为实例,较好地实现了有关应急路径模拟图,可为有关石化项目的安全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0年3月、6月对舟山六横岛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调查资料,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Cu、Pb、Cd、Zn、Hg、As、Cr元素进行分析与评价,并与2010年8月舟山嵊泗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综合污染程度为中等水平,各种元素污染程度高低依次为Zn>Cu>Cd>Pb>Cr>As>Hg,主要重金属污染因子为Zn、Cu、Cd元素。总体而言,该海域沉积物潜在生态风险性低,风险程度高低依次为Cd>Hg>Cu>Pb>As>Cr>Zn,其中各站位Cd的生态风险参数均值大于40,Cd为该海域的最大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