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完全免费 | 82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221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茜伏晴艳王自发王体健刘萍陆涛林陈渊段玉森黄嫣旻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2(4):1-6
介绍了上海市世博环境空气质量集合数值预报系统的框架,分析了各模式在上海市空气质量预报及排放源污染贡献测算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开发多种预报手段、实施集合预报是提高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2001年—2007年淀山湖水质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淀山湖的水质均未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TP、TN、石油类、IMn、COD和BOD5。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0.79~63.57,均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chla与石油类和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与TP具有较好的负相关性,与BOD5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水温、DO、IMn、COD、氨氮、TN的相关性不显著。chla季节变化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概念和建设LIMS的现实意义,着重介绍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实施LIMS的过程和体会,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LIMS选型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LIMS对现行工作的影响,并对需进一步完善的功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秋季典型PM2.5污染过程数值预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基于2012年10月上海出现的一次典型PM2.5污染案例,验证评估上海市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Model-3/CMAQ预报性能,采用过程分析技术,定量评估不同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对上海代表性点位PM2.5浓度变化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Model-3/CMAQ模式系统能较好地反映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与特点。对于上海市区点位(徐汇上师大)和东南部点位(奉贤海湾和浦东惠南),PM2.5浓度上升主要受本地源排放影响,其贡献比例超过40%,其次是区域大气传输作用的影响。对于西北部点位(崇明监测站和青浦淀山湖),区域大气传输是PM2.5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贡献比例超过70%,其次是源排放。各点位PM2.5浓度的主要去除途径均为大气传输,贡献比例均超过70%,其次是干沉降。气溶胶过程对PM2.5主要起二次颗粒物生成的作用,特别是市区及东南部点位,贡献比例较西北部点位更高。 相似文献
5.
6.
利用上海市虹口监测点2002年O3的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该点代表的区域范围内O3的污染水平、变化情况,以及O3与NO、NOx和CO的关系。指出该点O3的污染水平是冬季最低,秋季最高,5月至10月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11月至4月,低质量浓度时段在早晨,高质量浓度时段在中午至午后;O3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和上升速率是5月至10月比11月至4月大;O3的产生主要取决于NOx中NO转换成NO2的程度,而CO也同NO一样,当O3质量浓度在中午至午后较高时,CO质量浓度也不高。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上海市9个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1-2003年的SO2、NO2和PM10监测数据,按时间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3种空气污染物的日变化趋势和规律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对环境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物时间变化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为大气扩散条件的时间变化影响和污染源排放的时间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8.
1 原理铵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以亚硝基铁氰化钠作催化剂 ,利用二氯异三聚氰酸盐在碱性溶液中水解成的次氯酸离子和水杨酸盐生成蓝色产物。当反应带处于比色皿中时蠕动泵停止工作 ,于 690nm波长处 ,在指定的时间测定铵的浓度。2 试验2 1 主要仪器和试剂PE - 30 0流动注射分 相似文献
9.
黄浦江上游优先控制有机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参考国内外同行有关控制物的筛选方法,通过黄浦江上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水质的污染现状分析,确立了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筛选原则和筛选程序,建立了黄浦江上游工业废水和地面水中的优先控制的名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