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26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晨阳  龙湘 《四川环境》2011,30(6):51-52
本文阐述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水质采样器(实用新型专利ZL20082004001.9)的研制过程。介绍了采样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技术特点,分析了其适用性。该采样器的主要优点是便携性好,使用方便,采样定位准确,所采水样均匀性好,并有效解决了低水位排污口的采样难题。  相似文献   
2.
张浩 《四川环境》2011,(4):31-35
根据2009年常州市老运河及支流(污染企业)的水体污染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老运河的水质状况,并计算了各河段的氨氮通量。由氨氮通量确定各支流(污染企业)的氨氮贡献。结果表明,关河西段对老运河全程氨氮浓度上升的贡献率最高,占38.9%,其次是凤凰河,江苏新亚化工有限公司对老运河全程氨氮浓度上升的贡献率占9.2%,其余污染企业对老运河的氨氮贡献率均甚小。最后在分析主要支流污染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水污染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电脑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以网络为基础.以各种具体技术为工具的新型管理手段.在环境的保护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本文通过对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掌握信息化监控的具体实施手段,希望能对环保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状况评价、浓度变化特征、疑似源探寻等角度初步分析了某化工园区大气特征因子自动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合理选用不同水平的数据集可以突出大气特征因子的规律性,尤其是疑似源探寻;采用现场检查等手段与自动监测的相互校核十分必要,特别是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特征因子自动监测系统“假阳性”识别。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8—2019年常州市主城区14个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点位的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细颗粒物( PM2. 5 )监测数据以及36个气象自动站的降水量监测数据,对常州主城区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降水导致的湿清除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9年常州市主城区PM2. 5质量浓度较20...  相似文献   
6.
陈晖  马嫣  郑军  王利朋  王振  杨栋森 《环境化学》2017,36(8):1760-1767
于2015年12月采用三波长光声黑碳光度仪(PASS-3)对PM2.5 光学特性进行实时在线观测,同时采用大气粒子检测仪(BAM-1020)和扫描电迁移率粒径谱仪(SMPS)分别在线测量PM2.5和PM0.3 质量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南京北郊的气溶胶在532 nm波段的吸收、散射和消光系数分别为(56.34±27.09)Mm-1、(461.68±267.97)Mm-1和(518.02±290.94)Mm-1,其中,散射系数高于上海、广州等地的观测值,明显低于西安、沈阳等地的观测值,而吸收系数均低于其他城市.气溶胶散射和吸收系数的日变化呈双峰特性,且与NOx和CO日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其主要受交通排放影响.气溶胶消光系数与ρ(PM2.5)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与大气能见度呈反比例负相关.PM2.5的质量消光效率为4.43 m2·g-1.ρ(PM0.3)占ρ(PM2.5)的质量百分比越高,其质量消光效率越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工业园区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下水和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高变区域进行序列测定。通过对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分析,比较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异同。Alpha多样性的比较结果表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地下水,地下水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反映出地下水已受到周边污染源的影响。物种注释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共检出48个细菌门,土壤样品共检出50个细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地下水细菌群落的优势类群,共占93.54%,且该工业园区地下水细菌群落呈现出典型的淡水种群特征;土壤中优势细菌门为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Firmicu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共占85.21%。由于地下水和土壤两者的生态系统和理化环境的差异,致使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和Gemmatimonadetes占比在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间差异显著,同时使地下水和土壤细菌群落各含有一些特有的优势细菌属(地下水2个,土壤4个)。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工业园区样品的测序结果可以为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生态评价提供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在医药和养殖业的大量使用导致耐药菌的出现,加速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传播扩散,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目前全球卫生、食品安全和发展的最大威胁之一。气溶胶作为ARGs的潜在储存库缺乏系统的研究数据,而通过空气传播具有较高抗生素抗性水平的细菌可能是引起重要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本文针对养殖场和医院2个抗生素大量使用的典型场所,对气溶胶中ARGs的污染现状、样品采集与检测技术进行综述,并探讨了这一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表明开展气溶胶中ARGs研究的必要性,并为以后需开展的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常州某农药生产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状况以及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该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以苯系物和卤代烃为主。苯系物质量浓度为0~56.6 mg/kg,卤代烃质量浓度为0~1.14 mg/kg。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而生态风险评价显示生产车间内的土壤VOCs生态风险较大,存在着对生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气态挥发性有机物(VOCs)引起的污染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因而对其监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罐采样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技术在VOCs气态污染物测定中的应用逐步受到关注。对罐采样技术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罐采样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空气、室内空气、废气中VOCs检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