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完善广东省环境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起北江污染事件(2005年北江镉污染、2010年北江铊污染、2011年武江河锑污染)的案例分析,探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共同特征(由企业违法排污重金属污染物或EPA重点控制优先污染物造成)和演变趋势(影响范围逐渐扩大致应急管理要求逐渐提高),提出重点防控环境优先污染物、整治重污染行业、加强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实行强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环境应急管理对策,完善广东省环境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省控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SO2、NOx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中尺度气象模式MM5与空气质量模式CALPUFF耦合,模拟11月典型气象条件下, SO2和NOx的扩散传输过程,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省控工业污染源排放对特定区域(主要针对2010年亚运场馆)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受典型风速的影响,SO2和NOx浓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性。浓度高峰值主要出现在晚间至凌晨时段,而浓度低峰值主要出现在白天至中午时段。受污染源分布、排放高度和风向的影响,荔湾区和越秀区污染物浓度较高,且在广州西南部形成较明显的污染带;且这些省控污染源对南沙体育馆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 研究结果对广州空气污染来源分析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海洋塑料污染日益严重,河流是陆地产生的微塑料向海洋传输的重要渠道。珠江微塑料的入海通量排名处于世界前列,其中流经广州市区的虎门入海口的贡献量远高于其他入海口。为探究珠江广州段支流水体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并厘清其影响因素,文章对珠江广州段(包括支流和入海口)18个典型采样点位的表层水体微塑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微塑料的污染丰度为0.123~25.2个/m3。微塑料的主要类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其占比远高于其他类型微塑料。珠江广州段接收广州市区及周边城市排放的生活、农业和工业废水,其中纤维主要来自纺织品的洗涤,聚乙烯和聚丙烯均为生活中的常用塑料,聚苯乙烯和聚丙烯多用于生产各类塑料产品(如塑料玩具、泡沫箱等)。在4类监测断面(点)中,入境断面和监控断面的微塑料丰度远高于背景点和入海口。流经人口密集、城市化程度高的区域的支流微塑料丰度远高于其他支流,入海口微塑料丰度最低。可见,人类活动是影响微塑料在不同河段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在上软下硬地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与内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以广州地区某上软下硬地层盾构井深基坑开挖项目为依托,基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运用MIDAS/GTS软件开展深基坑开挖全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将围护结构水平位移模拟值与监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改变围护结构嵌固深度、主体结构厚度等工况,研究上述因素对结构水平位移变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值11.78 mm,位于长边0.7倍基坑深度附近,坑角处位移值最小;改变结构嵌固深度对坑深15 m以下围护结构位移值影响较大,本工程最佳嵌固深度为1.5~3 m;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会随着结构主体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最大位移间差值逐渐减小,结构主体厚度设计值宜为0.8~1 m。  相似文献   
5.
以安全生产事故次生引发突发环境事件为设计背景,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以及环境应急资源现状,从应急响应流程、信息报送、应急监测、现场处置、信息公开及舆情应对等方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应以分场景-多任务的思路构建及开展,并成功应用于广东省第二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大比武,为各级生态环境管理部门和企业环境管理人员开展科学合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谢志宜  陈能场 《生态环境》2012,(6):1125-1130
将EDTA转化成具有缓释性能的微胶囊EDTA(Cap-EDTA)作为螯合剂,采用大宝山矿区周边重金属复合污染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连续批浸提及盆栽试验,比较研究Cap-EDTA和未微胶囊化EDTA(Ncap-EDTA)对土壤铅铜活化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玉米吸收提取铅铜的影响。结果表明:Cap-EDTA处理土壤溶液中初始增溶的铅铜质量分数显著低于Ncap-EDTA处理,且使土壤溶液中的铅铜质量分数长时间持续保持在适度范围内。添加Cap-EDTA的处理显著提高玉米吸收提取铅铜的效率,如实施3 mmol·kg-1的Cap-EDTA使玉米地上部Pb的积累高达1.26 mg·pot-1,是对照处理的1.9倍,是等量Ncap-EDTA处理的1.4倍。因此,在进行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EDTA调控时,采用微胶囊化EDTA,能降低因直接实施EDTA而带来的污染地下水风险,且显著提高玉米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步连续-湿法-化学方法,分离提纯了于2010年7月和12月在厦门近海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获得3类高分子有机质,即腐殖酸(HA)、干酪根和碳黑(KB)和碳黑(BC)。以扫描电镜(SEM)作为有效的辅助手段,观察沉积物原样及高分子有机质的形貌特征,结合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分析,初步探讨了厦门近海沉积物中高分子有机质的来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在原样沉积物中存在多种海源物质(如钙质硅藻和圆筛藻/冠盘藻);而在KB样品中同时发现类似于陆地植物的木质碎片以及来自海洋的藻胶鞘,暗示了其来源是海源与陆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表明厦门湾近海海域沉积物中有机质以陆源影响占优势,其比例在58.32%至84.45%之间;δ13C值整体上显示为夏季的贫于冬季的,这与研究区域的生态系统中陆源C3植被和海源水生植物的繁殖生长有关,同时还有排海污水及化石燃料煤燃烧后或者运煤船只洒落的碎屑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珠三角典型地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其化学反应活性的季节变化特征,于2016年在广东大气超级监测站,开展四季VOCs、NO x、O3和PM2.5的连续观测,共获得2142组有效数据.结果表明:(1)VOCs、羟基自由基消耗速率(LOH)、O3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均具有明显季...  相似文献   
9.
选取南方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不同作业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拆解地大气中二噁英的污染特征、气相-颗粒相分配及呼吸暴露风险。通过对5个采样点(包括1个背景点)的研究发现,电子垃圾拆解作业区颗粒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20.64-56.14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293-1.490 pg·m^-3;气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3.861-19.29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384-2.150 pg·m^-3。背景点大气中二噁英浓度相对较低,颗粒相和气相样品中质量浓度值分别为:3.734 pg·m^-3和2.637 pg·m^-3,毒性当量仅为I-TEQ 0.176-0.267 pg·m^-3;要明显低于电子垃圾拆解区。基于污染物气相-颗粒相分配系数与蒸汽压的关系对二噁英的气-固分配行为研究显示,除了拆解混合作业区有较好的分配系数(-0.64)外,其它监测点位二噁英的气-固平衡状态较弱(-0.27--0.03),更多的是以低分子量的单体化合物赋存于气相样品中。对拆解区二噁英呼吸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呼吸暴露风险要高于成年人;同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其二噁英的呼吸暴露量均要高于国内外城市报道的二噁英人体呼吸暴露量,说明本次监测的电子垃圾拆解区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2017年7月25日至8月2日台风"纳沙"和"海棠"影响期间,广东省出现大范围O_3污染过程,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风登陆前城市O_3污染逐渐加重,而台风登陆后O_3污染逐渐缓解,污染较重城市集中分布在广东省中部,主要是广州市、佛山市、江门市、东莞市、中山市、汕尾市和清远市。造成台风期间O_3污染的主要原因是:(1)双台风影响期间,广东省总体受海平面高压控制,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太阳辐射强、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较低,有利于本地光化学反应进行;(2)受台风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垂直方向扩散条件不利,而平流层O_3有可能向下运输;(3)台风登陆阶段,近地面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导,且风速小,导致O_3浓度出现明显的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