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3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研究微能耗双罐并联加压控藻船的控藻效果和机理,采用现场围隔试验,研究了加压蓝藻在不同风浪作用下的垂向分布情况、不同水深的光合生产力.结果表明,围隔试验控藻率达到98.7%;加压蓝藻在静水和风浪条件下垂向分布均为表层少下层多,静水中大部分沉淀于水底,悬浮蓝藻只占24.6%,在0.8 m水深、25 cm风浪作用下表层蓝...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中东部地区2014-2019年秋、冬季(11月—次年2月)、暖季(4-10月)的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监测数据,运用T-mode斜交旋转主成分分析法(T-mode PCA)对长三角及周边地区2014-2019年925 hPa位势高度和风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总结了有利于和不利于长三角地区PM2.5和O3污染发生的大气环流类型.结果表明,17类大气环流类型会影响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并进一步识别出PM2.5污染和O3污染易发的大气环流型.其中,秋、冬季PM2.5污染易发的环流型是冷锋相关(AW_CT2)和出海高压(AW_CT3和AW_CT5)相关,前者可能与上风向PM2.5污染输送相关,后者则可能以局地累积和转化过程为主.副高控制(Spring_CT1和Summer_CT1)和均压场(Summer_CT3和Autumn_CT2)环流型则有利于促发暖季O3污染;在Spring_CT1、Summer_CT1、Summer_CT3和Autumn_CT2环流型下,长三角5个重点城市O3超标率和ρ(O3-8h)水平高于同季节的其他环流类型,但气象和化学影响机制可能有所差异.此外,副高控制和均压场环流型也易导致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城市出现暖季PM2.5和O3双高污染.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苯并(a)芘监测技术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中BaP是引起人们各类癌症的主要诱发物.叙述了环境中BaP的来源及其浓度状况,列举了国家制定的各项标准中的BaP含量的浓度限值,论述了环境水中和空气中BaP的样品采集、保存、前处理、分析测定及定量监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监测BaP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积极响应《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行业的减污降碳,对无锡市某同步化学除磷污水处理厂开展全流程分析,诊断除磷药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对工艺稳定性的影响,探究倒置AAO工艺节药方式。该厂采用缺氧/厌氧/好氧(倒置AAO)工艺,处理规模达15 万m3/d,长期通过投加PAFC保障出水水质稳定。全流程分析发现,该厂一期工艺PAFC药耗逐年增加,尽管实现了TP的高效去除(98%),但残留的PAFC大量回流至厌氧段,导致磷酸盐提前去除,恶化活性污泥(AS)吸磷能力,吸磷速率仅为0.44 mg P/(g SS·h)。因此,进一步开展了一期工艺PAFC药耗调节实验,以期逐步恢复AS吸磷能力。结果表明,将PAFC投加量控制在0.027~0.053 kg/m3即可实现磷酸盐的稳定去除,同时保障污泥沉降性能,而较高投加量的PAFC(≥0.077 kg/m3)将快速去除磷酸盐,并明显抑制好氧吸磷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沉砂池出水为原水,在沉淀试验研究颗粒截留速度u0基础上,通过动态试验考察水力负荷对辐流式初沉池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机悬浮固体(FSS)分离和总悬浮固体(TSS)高效去除的颗粒截留速度u0分别为0.025 m/min和0.05 m/min。由于泥层截留作用,水力负荷qA在46.3 m3/(m2.d)时,辐流式初沉池污染去除最高效,TSS、总氮(TN)和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81%,23%,59%。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湍流模型和旋转域划分对土工离心机数值计算的影响,以建立适用于土工离心机计算的数值模型。方法 针对一款有实测风阻功率的土工离心机模型,分别采用SRF和MRF方法进行建模,选用标准k-ε、RNG k-ε和SST k-Omega湍流模型,对不同转速下土工离心机室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计算所得风阻功率、流场及温度场分布。结果 标准k-ε模型和SST k-Omega模型对湍流黏度的过度预测会导致计算所得土工离心机风阻功率偏大。中低转速下,旋转域的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较小,但采用SRF方法计算所得的风阻功率与实验值更接近。结论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为土工离心机计算建立了较为可靠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对比流场分布分析了因湍流模型选择引起计算误差的原因,为土工离心机数值模拟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软硬件协同设计的指导思想下,提出了在ARM微处理器平台上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并完成视频采集、压缩、控制等任务.为降低产品成本,系统采用ARM9微处理器S3C2410X作为主处理器,采用普通30万像素的USB摄像头作为图像采集设备,用软件对视频数据进行MPEG-4压缩.可以通过网络把数据传到中心服务器显示并保存.实现了一种体积小、成本低廉、数字化的监控解决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戴明飞 《化工环保》2020,40(5):524-527
将传统的中和法和絮凝法相结合,采用中和—絮凝法回收硝酸型褪锡废水中的锡,考察了反应终点体系pH、碱液浓度、絮凝剂浓度等因素对锡回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浓度为6 mol/L、反应终点体系pH为0.8、聚丙烯酰胺溶液质量浓度为3 g/L的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干基锡含量54.6%(w)的高品位锡泥.与传统的...  相似文献   
9.
旅游安全认知:内涵、结构及相关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安全认知是信息加工的结果,广义上包括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安全关注、安全认知程度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管理认知;狭义上主要指旅游者的安全感知.其结构可分为综合维度认知结构、安全问题认知结构和旅游情境认知结构.前因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熟悉程度、旅行经历、负性经历、旅行目的、文化背景等;结果变量包括目的地形象知觉、旅游决策、旅游行为及情绪、满意度、重游意愿和口碑宣传.未来研究应着重改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寻求旅游安全认知干预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物滞留是一种常用的低影响开发技术,通过不同机理去除径流中的各种污染物。设施面积、消能池设置、表面覆盖物的合理设计可降低外界的不利影响;内部斜坡与多元结构可优化设施性能,介质层的改良填料和较长深度可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配置适宜植物可提高环境耐受能力与污染物去除效果,引入多样植物可提高设施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发挥动植物相互作用,提高设施的稳定性与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