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海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14(6):23-25
建立了吹扫捕集-大口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和地表水中5种挥发性卤代烃和4种氯苯类污染物的方法,可不经有机溶剂萃取和浓缩,减少了沾污和损失,具有灵敏度高,受干扰因素少,定量准确,操作简便等特点。进样量为5mL时,检测限可达ng/L级,适合饮用水及地表水中低含量卤代烃和氯苯类污染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用GC/MS法测定环境水体和废水中的五氯酚 ,选择乙酸酐作衍生化试剂 ,二氯甲烷为萃取剂 ,比较了不同的衍生pH条件 ,以m/z为 2 6 6的定量特征离子定量 ,获得了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从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分工、预警监测时间的确定、预警监测的启动、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监测的终止、预警监测的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太湖引用水源地蓝藻水华预警监测体系。指出了政府必须在资金、物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预警监测体系充足的保障,确保预警监测体系长期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4.
5.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苏州开发区26种蔬菜中的铜、锌、铁、锰和镍的含量。蔬菜样品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进行消解。4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差<5%,加标回收率在92%~107%之间。26种蔬菜中铜、锌、铁、锰、镍的含量基本均在世贸组织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7.
洪维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21(2):1-3
简述了区域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与特点以及环境监测应对突发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指出了环境监测应对突发生态环境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快预警监测技术体系建设,丰富预警监测技术手段,重视生物生态监测在预警监测中的作用,提高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发挥环境信息系统在预警监测中的作用,加强预警监测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人发中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自制氢化物发生才电加热石英管原子吸收仪测定人发中砷。用硝酸-高氯酸进行消解,加入碘化钾溶液、抗坏血酸-硫脲混合液,消除了各种元素的干扰。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发样砷的方法检测限为0.03mg/kg,相对标准偏差在2.5%以内。 相似文献
9.
沈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4):4-6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建目标,介绍了系统的业务流程、总体设计及实施条件.提出建立环境监测LIMS系统,可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验室信息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区灰霾现象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灰霾现象的发生有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的身心健康。苏州市的灰霾现象发生频率1—2月最高,7—8月最低。通过寻找形成灰霾现象的主要气象控制因子,有助于判别不同气象条件在灰霾天气形成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6个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整合为3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4个典型季节各主成分的支配因子在灰霾天气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1—2月、4—5月和7—8月霾日形成的主要气象条件。动力条件是10—11月霾日形成的主要气象条件,水分条件影响相对较弱,仅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