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7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17—2018年全国7个区域10个典型城市环境空气O3和PM2.5浓度数据,统计污染物累积速率,进而采用回归方法拟合污染物浓度及其累积速率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不同区域污染物时序变化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区域O3浓度时序曲线拟合程度总体高于PM2.5,石家庄O3拟合程度最高,西安PM2.5拟合程度最高。以07:00、14:00分别作为O3、PM2.5模拟起点是24 h中的最优模型。不同城市夏季O3小时浓度时序变化曲线均为单峰形态,O3浓度及累积速率峰值出现时间可能由城市所处经度决定,太原O3累积最快,西安O3消解最快。各城市间冬季PM2.5小时浓度及其累积速率时序变化曲线形态差异较大,沈阳PM2.5累积和消解均最快。与浓度相比,城市环境空气O3和PM2.5累积速率与光照、扩散条件等有更好的时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春节前后(2018年1月1日—2018年3月31日)宝鸡市高新区宝鸡文理学院站点的黑碳气溶胶(BC)、浊度仪、颗粒态污染物(PM_(10)、PM_(2.5)和PM_(1.0))、气态污染物(CO、NO_2、SO_2和O_3)的逐时数据及常规气象数据,对宝鸡市高新区BC气溶胶的时间变化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C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01—5.62μg·m~(-3),平均浓度为0.63μg·m~(-3).BC与风速和能见度均呈负相关.观测期间BC浓度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峰值出现在09:00和19:00,谷值出现在05:00和16:00;寒假前BC浓度昼夜变化整体高于寒假期间和春季开学,可能与寒假前频繁的人为活动,不易扩散的气象条件有关.BC占PM_(2.5)的0.84%,其吸收作用占大气消光的2.14%.除O_3外,BC日平均浓度与PM_(2.5)、CO和NO_2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6、0.623和0.473,说明BC气溶胶与之均有部分共同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太原、郑州、银川、兰州、西宁和乌鲁木齐等10个典型北方城市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与西安市进行对比,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污染排放等四方面14个指标进行分析,发现目前除无法改变的自然环境条件外,城镇生活污染及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影响西安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具体建议和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8—2012年污染源环境统计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等分析南水北调中线陕西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表征水源区污染源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2年水源区污废水和NH_3-N年排放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COD、As、Pb、Cd、Cr和Hg年排放总量呈抛物线型变化,总体上COD、Pb、Cd年排放总量增加,As、Cr和Hg年排放总量降低。水源区污废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空间差异明显,污废水、COD和NH_3-N排放涉及流域所有区县,其排放量从干流到流域边缘呈现较明显的梯度变化,即位于流域中心或地级市行政中心的区县排放量明显高于位于流域边缘的区县;As、Pb、Cd、Cr和Hg排放量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主要分布在勉县等8个区县。  相似文献   
5.
汉丹江(陕西段)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8—2012年陕西省境内汉江、丹江干流14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秩相关系数法等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汉丹江(陕西段)断面水质以Ⅱ类、Ⅲ类为主,水质总体为优;水质综合污染状况呈下降趋势,其中汉江下降趋势显著;水质综合污染状况空间差异和区域分布特征明显,城区段污染大于郊区,各行政区段河流下游污染大于上游。流域水质主要受有机污染和营养盐因子影响,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工业源占比不大且排放行业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绿化带对公路交通噪声吸收消减的频谱特性,在西安市子午大道两处绿化带设置监测点,对交通噪声在不同倍频程中心频率下的衰减特征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在低频范围内,噪声能量的衰减量随倍频程中心频率增加呈逐渐上升趋势。在250 Hz中心频率处,绿化带A和B产生的A声级声衰减量可达17 dB和13.3dB。在中频段,由于植被支干的阻隔效应,交通噪声在4 kHz处出现最大衰减。在8~16 kHz的高频区域,两处绿化带所引起的噪声衰减量也均在10 dB以上,表明通过设置绿化带可有效控制公路交通噪声对两侧敏感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矿山开采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处理解决好这些环境问题对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和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美环境监测体制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美环境监测体制进行对比性评述,指出了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存在的分析标准滞后、体制不完善、人员匮乏等问题,提出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法律体系,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培育竞争有序、监管到位的环境监测行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环保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20号文),陕西省环境监测系统如何做好应对,值得思考,本文通过剖析陕西省当前环境监测系统面临的挑战和存在困难,为陕西省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标准GB 5085.3—2007存在针对浸出液中某些污染因子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不全面、污染因子名称前后不一致、某些污染因子的浸提方法步骤不具体、不能量化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最后提出解决方案。结论:尽快对GB 5085.3—2007标准进行修订,增加目前成熟的适用于浸出液中这些污染因子的所有国标方法,完善细化某些污染因子的浸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