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乌鲁木齐市与北方四城市的空气污染对比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乌鲁木齐、兰州、太原、石家庄和北京五大北方城市的空气污染特征,结合各城市人口、经济和地理位置等要素,分析了乌鲁木齐市与其它城市空气污染及成因的主要异同点,对目前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次特大沙尘暴对乌鲁木齐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1年5月11日乌鲁木齐市发生的特大沙尘暴及同期有关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指出乌鲁木齐市沙尘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其成因除自然环境因素处,还与城市扬尘有关。 相似文献
4.
5.
乌鲁木齐市供暖锅炉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8 - 2002年乌鲁木齐市实施了“蓝天工程”,通过统计1998 - 2002年采暖季乌鲁木齐市供暖锅炉的监测数据,分析了供暖锅炉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及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对污染的原因提出了见解,指出供暖锅炉的烟尘超标排放和SO2排放总量高于烟尘排放总量应是乌鲁木齐市今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7.
乌鲁木齐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与总悬浮颗粒物(TSP)的相关性规律浅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的PM10和TSP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PM10在TSP中所占比率(分担率)在采暖季和非采暖季的变化范围,从而使过去采集的TSP数据与PM10数据有一定的可比性,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可比。 相似文献
8.
大气连续采样在乌鲁木齐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乌鲁木齐市大气连续采样方法试运行实验进行总结,比较了以往的定时采样方法后认为,连续采样方法更准确反映本地大气污染物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市2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0年乌鲁木齐市近地面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的自动监测数据,分析了CO2和CH4浓度的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CO2小时浓度在(349.1~605.0)×10-6之间;采暖期浓度高,平均浓度为438.1×10-6,非采暖期浓度低,平均浓度为375.0×10-6。CH4浓度日变化明显,昼间低、夜间高,变化幅度为1 074×10-9,峰值出现在凌晨00:00~01:00。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规律,利用近年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最新资料,详尽分析了其空气质量的年际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2008年各污染物日、月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年乌鲁木齐市城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具有明显时空分布规律,即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冬春季大于夏秋季,PM10和SO2浓度夜间大于白天。在空间分布上,PM10和SO2南部区域最高,中部次之,市区北部最轻,NO2则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