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8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篇 |
废物处理 | 10篇 |
环保管理 | 16篇 |
综合类 | 172篇 |
基础理论 | 46篇 |
污染及防治 | 32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2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清洁生产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最好模式。依据生命周期理论并结合燃料乙醇行业特点,本文构建了燃料乙醇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选用AHP-Fuzzy综合评价法对其清洁生产水平进行评价,在严格的理论基础上加强了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实例研究与分析表明,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操作性较强,准确性较高,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评价企业清洁生产水平,了解企业自身的清洁生产潜力,同时能够找出清洁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对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梁峰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4,(15):18-18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化为长链烃类或脂肪酸甲酯为主的液体燃料。与燃料乙醇不同,生物柴油能量密度高,不会腐蚀发动机,可以完全替代石油。根据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生物柴油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生物油脂为原料经转酯反应生成的脂肪酸(C12-C18)甲酯,即传统的生物柴油。根据生物油脂的来源不同,传统的生物柴油又可以分为动、植物生物柴油(第一代生物柴油)和微生物生物柴油(第二代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4.
程远超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2014,(19):16-19
燃料乙醇生产推广背景
自20世纪中期以来,石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物资。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大趋势。此外,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生物质能源原料来源广、可大规模开发、廉价和清洁的属性,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竞相发展的战略首选。我国是世界生物质资源大国,加快先进生物燃料技术产业化及高值化综合利用,是加快新能源发展、缓解化石能源危机、减少PM2.5和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核心与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幼林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4)
研究纳洛酮抢救乙醇中毒相关性,缩短中毒时间.对146例急性单纯乙醇中毒及胰岛素组98例比较纳洛酮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纳洛酮可使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症状迅速缓解,并明显缩短中毒症状的恢复时间,其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剂量0.4~0.8 mg,纳洛酮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病人在临床上安全有效.表1,参6.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植物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潜力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测定不同人工湿地植物的纤维素组分和热值,并采用NaOH–酶解工艺研究不同人工湿地植物水解液组分,对在人工湿地技术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湿地植物能源化利用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结果显示,15种人工湿地植物的纤维素含量在19.78%~36.9%之间,半纤维素含量在4.51%~19.67%之间,木质素含量在10.79%~20.47%之间,具有与玉米秸秆相当的热值,其热值在14.002~17.839 MJ/kg之间.在NaOH–酶解工艺条件下,不同人工湿地植物水解液中存在5种糖类组分,主要为葡萄糖和木糖.研究表明,人工湿地植物是一种较好的生物质资源,可通过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技术、沼气技术和燃料乙醇技术加以利用,进而建立人工湿地植物生物质资源能源化藕联利用模式.图2表2参22 相似文献
7.
发酵木糖产乙醇酵母菌的选育及其发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中戊糖的利用率,采用划线分离法、TTC(2,3,5-氯代三苯基四氮唑)法从多年生乔木下方土壤及林中朽木中筛选出4株能利用木糖产乙醇的酵母菌。其中1株产乙醇能力较佳,其发酵条件为150 r/m in、30℃、接种量12%、初始pH值6.0时,乙醇产量达4.88g/L,木糖转化率达理论值的24.3%。经初步鉴定,该菌为假单丝酵母属(Cand ida)。研究还表明,该菌株在pH 6.5,温度40℃仍能很好地发酵木糖产乙醇。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