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夏季上海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获得CO2源区上海城区2010年夏季高时间分辨率的CO2连续监测数据。监测期间CO2平均浓度为414±16ppm,高于同期全球本底观测站约6%,与中国其他城市化地区的浓度水平基本相当或略低。CO2浓度日变化呈显著早晚双峰特征;周变化呈显著的波浪形,高值集中出现在工作日。除O3外,与其他污染物呈显著相关,提示了污染来源的相似性。在盛行偏西风时,测点CO2平均浓度相对较高。案例分析表明,区域输送是导致上海城区出现高浓度CO2的来源之一,西南和西北方向是输送的主要来向。 相似文献
2.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直接接触法处理水中敌敌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超临界环境技术的概念,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直接接触法分别对样品溶液和实际工业放心不样品中的敌敌畏进行了处理与回收,样品水 敌敌畏的去除率达到100.0%。 相似文献
3.
采用非分散红外线气体法测定生活垃圾填埋气中的二氧化碳,介绍了填埋气监测井的设置及样品采集和测定方法,讨论了稀释倍数、配气方法和填埋气成分对测定的影响,经验证,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的性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法的原理、特点,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地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耀新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4):263-264
地球变暖会恶化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地球变暖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向空中排放大量CO2所造成的,因此削减燃烧化石燃料量,减少排放CO2温室气体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吸附法在含烃CO2废气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林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7,10(3):54-56
介绍了吸附分离CO2废气中的轻烃的工业化装置设计,讨论了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释气的产生与处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生活垃圾卫生埋场释气的产生、释气的控制、净化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厨房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的排污效果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释入二氧化碳示踪剂方法测试4类厨房自然和机械通风条件下的污染衰减规律,并对5类住宅厨房安装通风设施的排污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炊事时开一扇窗自然通风和使用排油烟机开单头风机具有这的排污效果。 相似文献
9.
红枫湖水体中碳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3年8月、10月、11月及2014年3月在红枫湖5个表层水样采集点、3个分层水样采集点测定的总碳、无机碳、总有机碳及二氧化碳数据,结合当时的气象数据对碳的时空分布特征讨论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调查期间同时间相同水层各个水样采集点的上述4个指标差异并不明显,但同一时间不同分层水体及各水样采集点不同季节在碳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温度越高,光照越长,生物活性越强,湖体碳被生物利用的比例越大,总碳、无机碳、总有机碳含量就越低,较强的生物活性也伴随更多的二氧化碳产生。上、下层水体因光与温度差异所导致的碳分布差异会因季节性翻湖而消失。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