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篇 |
完全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164篇 |
出版年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酯酶片快速测定蔬菜上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介绍了一种能简便快速测定蔬菜表面有机磷农药的植物酯酶片。它具有价格低,易获取,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田间、农贸市场和家庭无仪器设备条件下检测有机磷农药的危险水平。对常用几种有机磷农药,其检测限在0.06mg/kg ̄10.0mg/kg范围。 相似文献
2.
生物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对生物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中的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生物传感器在水和废水监测、大气监测及农药监测等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快速同步分析水中有机氯及有机磷农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固相微萃取是一种快速、简便,集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分析时间短、灵敏度高、无需有机溶剂的优点.用固相微萃取富集水中8种有机氯及7种有机磷农药,毛细管气相色谱ECD检测器分离分析,整个分析过程只需26min,检出限可达0.002~1μg/L,已用于地表水中有机氯及有机磷农药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土壤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环境问题,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据初步统计,全国至少有1 300万hm2~1 6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1].除农业用地外,由于工业生产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剧,许多工矿区、城市用地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壤污染.日益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对国民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已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由于土壤污染的隐蔽性、滞后性[2]、危害性及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巨大代价,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切肤之痛后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土壤环境.我国也应尽早建立和健全土壤保护法律体系,使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工作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土壤中残留的六六六和滴滴涕含量。取风干过筛的土壤样品,用丙酮、石油醚(1:)浸泡,超声波提取,浸泡液经浓硫酸净化后进样测定。当土壤样品取样量为10g时,方法检测限α-六六六,γ-六六六为0.001mg/kg,β-六六六、δ-六六六、op'-DDT和pp'-DDT为0.004mg/kg,pp'-DDE,pp'-DDD为0.002mg/kg。加标回收率在77%-1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5%-8.5%。方法简便、灵敏。 相似文献
6.
7.
城市污水处理厂水样中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基于C18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分析水体中环境激素类物质——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高碑店、北小河两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与出水中菊酯类农药的浓度,研究发现在其废水中存在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浓度在0.013~0.920μg/L之间。结果表明,曝气活性污泥法对菊酯类农药的去除效果较好。方法对菊酯类农药的回收率达到67.7%~96.2%,方法检测限为0.010~0.015μg/L。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多农药残留检测的发展状况,综述了色谱法、光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光谱联用法、多维气相色谱技术的特点及在多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指出多农药残留检测在今后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将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邓延慧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3):24-25
在水样和土壤样中分别加入二氯甲烷和丙酮,用超声波提取水样中敌敌畏、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等5种有机磷农药和土壤样中甲拌磷、二嗪磷、异稻瘟净、杀螟农、溴硫磷、水胺硫磷、稻丰散、杀扑磷等8种有机磷农药,大大地简化了测定的预处理过程。应用气相色谱法HP—5石英毛细管柱分离,脉冲式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测定结果。水样中农药的检测限≤0.O02mg/L,土壤样中农药的检测限≤0.O02mg/kg,相对标准偏差水样<7%,土壤样<10%,加标回收率水样在84%—96%之间,土壤样在80%—108%之间,均满足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不同粒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湿分法将采自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样品分成5个粒径的组分(>500μm、500μm>>220μm、220μm>>63μm、63μm>>22μm和<22μm),样品分成2份。第一份测定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定量分析,第二份样品的每个粒级进行重液分离,收集轻组分(有机质)和重组分(主要为无机矿物及无定型有机质)。在显微镜下对沉积物中不同粒径轻重组分的吸附剂进行鉴定,分析有机质类型和质量百分比,并测定各组分总有机碳(TOC)和碳黑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质类型是影响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在不同粒径组分中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