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39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提高环境监测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确保高质量监测数据,本文以最小二乘法标准曲线法为基础,建立了平均标准曲线法和加权标准曲线法的校准方式,应用在环境监测分析中4种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曲线法有良好的准确度;加权标准曲线法对于高浓度的样品准确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王梅 《污染防治技术》2005,18(1):44-45,48
在C(H2SO4)=56%硫酸介质、重铬酸钾的氧化体系中,以钼酸铵、硫酸铝钾为助催化剂,可减少催化剂硫酸银的用量,消解15min即可测定水中COD。用硝酸银(AgNO3)溶液代替硫酸汞去除水样中氯离子(Cl^-),避免了汞盐的污染。工业废水加标回收率在97%~101%之间,有较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无银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CO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XS-LP为催化剂,探讨了改进的无银催化HACH法测定污水中COD的系列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药剂A,B的投配比为1∶2,投加总量为12 g/L的条件下,其准确度、精密度与国标法有较好的可比性,分别小于10%和3%;对实际废水的测量结果与国标回流法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951和0.9874,可满足一般环境检测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HJ484—2009)测定水中氰化物质量控制评定指标。研究表明:样品浓度在0.05~0.3mg/L范围内时,建议控制室内相对标准偏差≤3%,室间相对标准偏差≤10%;样品浓度小于等于0.05mg/L时,建议控制相对偏差≤10%;样品浓度大于0.05mg/L时,...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废水监测中的准确度,针对不同的水样往往需要对《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各种标准分析方法中的其预处理方法进行适当的变更,并列出了一些监测项目的预处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检验环境影响预测准确度统计方法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对预测结果准确度的检验尚无制定统一标准,而预测结果的准确与否,又直接影响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为此,本文将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以评论,以供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和后评估的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高浓度Cl-水样,以铬酸钾做指示剂,加入适量的硝酸银,形成AgCl沉淀,消除了Cl-的干扰,再用离心沉淀机充分沉淀,取上清液,用COD快速测定仪测定CODcr,有很高的准确度,符合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中氨氮的含量是饮用水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源水氨氮的含量对饮用水水处理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如何提高氨氮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便更好指导饮用水的生产,确保安全、优质供水。  相似文献   
9.
潘正偿 《环保科技》2006,12(3):46-48
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汞,绘制校准曲线时,用0.100μg/mL的汞标准溶液配制成0.010μg/mL的汞标准工作液,直接吸取此标准工作液置汞还原瓶中测定,可简化操作过程。使用汞吸收液,能快速吸收管路中的余汞,使仪器读数迅速回零,余汞不外排,不污染空气。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化学需氧量(COD)测量中不同消解方法及其特点。通过实验,对比了国标法、微波消解法、密封消解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COD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国标法和微波消解法测定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而在COD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微波消解法和密封消解法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