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116篇 |
免费 | 2320篇 |
国内免费 | 14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08篇 |
废物处理 | 561篇 |
环保管理 | 2032篇 |
综合类 | 9778篇 |
基础理论 | 1153篇 |
污染及防治 | 1426篇 |
评价与监测 | 1189篇 |
社会与环境 | 706篇 |
灾害及防治 | 7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06篇 |
2024年 | 396篇 |
2023年 | 648篇 |
2022年 | 684篇 |
2021年 | 758篇 |
2020年 | 757篇 |
2019年 | 594篇 |
2018年 | 516篇 |
2017年 | 598篇 |
2016年 | 665篇 |
2015年 | 822篇 |
2014年 | 1507篇 |
2013年 | 1012篇 |
2012年 | 1135篇 |
2011年 | 1141篇 |
2010年 | 924篇 |
2009年 | 897篇 |
2008年 | 916篇 |
2007年 | 937篇 |
2006年 | 852篇 |
2005年 | 814篇 |
2004年 | 703篇 |
2003年 | 750篇 |
2002年 | 581篇 |
2001年 | 468篇 |
2000年 | 384篇 |
1999年 | 346篇 |
1998年 | 349篇 |
1997年 | 342篇 |
1996年 | 309篇 |
1995年 | 306篇 |
1994年 | 236篇 |
1993年 | 206篇 |
1992年 | 166篇 |
1991年 | 187篇 |
1990年 | 229篇 |
1989年 | 21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水资源优化系统的分析,指出了该系统一些易被人们忽视的特征:①水资源优化系统只是整个资源优化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大型性、整体最优性、等级层次性、相对独立性等诸多特征,因此我们必须将其置于资源优化系统中去考察。②该系统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所以必须应用动态规划法去处理它。③水资源优化系统中的多目标间存在各种冲突,显然协调冲突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文中提出三种冲突-协调方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酸性矿井水中和法沉泥及沉泥被酸解后得到的酸解液的残渣成分的分析,认为沉泥可以被酸解后利用,研究发现酸解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铁,铝,锌,锰等金属离子,它们恰好是一些常用无机混凝剂的主要成分,因此我们提出用酸解液作为污水处理混凝剂的设想。另外,酸解沉泥得到的残渣,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在工农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以污染物瞬时监测数据为基础数据,选用控制在一定置信度下最大允许误差的统计公式确定出样本容量,并采用模糊集合集──优化组合选择法,确定出获取日均值的最佳监测时段。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五个主要湖泊水质营养比使用二元对比排序法进行模糊数学分析,建立了评价湖水营养化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计算方法的物理意义。与其它方法比较,本方法更为简单实用,所得结果更符合客观,并能直观地对各个湖泊湖水营养化的程度定量地表达。 相似文献
6.
导数光谱法是五十年代由French等首先提出来的。它与常规的分光光度法不同,是利用吸光度(或透光率)对波长的导数曲线,确定和分析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在光谱分析方面它有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在①提高光谱的分辨率,能从重迭的吸收光谱中分离出各自的吸收峰,并能分别进行定量;②能消除或降低背景吸收的干扰,对那些背景吸收干扰较严重的样品,用导数光谱法也能进行准确地定量分析;③能精确地确定吸收峰(λmax)的位置;④能提高信噪比和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7.
杨积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3,5(1):24-26
对于有排放规律的排放口,可通过曲线拟合等方法找出其变化规律的控制点并对控制点进行监测,然后通过数值计算,求出它的排放总量,这样可减少监测工作量.但对于排放规律较复杂的排放口,其变化规律的监测点较多,监测频次仍较高,企业难以承受.另外,有些排放口虽有排放规律,但不明显,即控制点的数据较离散,波动较大,对这种情况若用控制点的数值来计算排放总量,势必导致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9.
叶丽娜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8(3):6-10
以厦门市宾馆、餐饮业的监测数据为基准,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分层抽样法确定废水排放系数。提出用废水排放系数数征收该行业的排污费。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往往需要通过试验来寻求较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或较为合适的生产条件,试验安排得当,就能够用较少的试验次数,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和科学分析,得出有用的信息,从中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用以指导实践。正交法运用正交表进行整体设计、综合分析、统计比较得出结论,解决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正交设计可以凭借较少次数的试验代表次数繁多的试验,从而进行优化组合,得出满意的结果[1]。影响吹气预处理的因素很多,如载气流速、反应温度、通气时间、吸收液的性质等等。本文采用正交法来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