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1篇
  免费   1618篇
  国内免费   96篇
安全科学   334篇
废物处理   68篇
环保管理   139篇
综合类   2799篇
基础理论   389篇
污染及防治   516篇
评价与监测   183篇
社会与环境   25篇
灾害及防治   82篇
  2025年   3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46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94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溶胶(aerosol)是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粒径大部分小于1μm(微米)的微粒,最大者也可以达到5μm。它具有胶体性质,对光线有散射作用。气溶胶在气体介质中不因重力作用而沉降。生物气溶胶主要是来自生物因素导致的气溶胶,它有别于工业来源的气溶胶。  相似文献   
2.
双滤膜法求取过滤效率,在只有一台低本底α、β测量系统情况下,依次轮流测量第一、二层样品的α、β每三分钟计数,并求得衰变常数-0.0199、0.0201对第二层各值进行修正并由其计算得滤膜的过滤效率为87%左右。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本文介绍了气溶胶浓度的表示方法以及各种气溶胶采样器和测量器的原理和种类,希望能给环境工作者提供参考,了解国外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种类。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径分布是评价气溶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浮游粒子状物质”的定义为大气中浮游的空气动力当量直径在10μm以下的粒子状物质(以下称PM10)。由于粒子的粒径不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情况下,7~0.5μm和0.2μm以下粒径的粒子对人体的影响最大,能够进入人的肺部,7.07μm以下的粒子是造成职业病“尘肺”的元凶,故测量PM10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我国,测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同时去除有机物和氮的研究。结果表明,膜出水COD不受水力停留时间变化的影响一直稳定在较低值,为15~35mg/L,去除率在94%以上。氮通过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而去除。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6h以上时,系统总氮去除率为65%~92%,平均去除率为77%。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矿区中超标污染物F-、Cr(Ⅵ)、Cr(Ⅲ)、SO42-等对地下水造成的危害,利用自制纳米ZrO2-聚丙烯酰胺杂化材料固定硫酸盐还原菌,采用得到的纳米ZrO2-SRB颗粒对超标污染物进行了处理.通过室内动态柱实验,探讨反应层种类、进水水力负荷、进水浓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纳米ZrO2-SRB颗粒...  相似文献   
6.
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品质厌氧颗粒污泥是厌氧反应器实现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和基础.在实现上流式多级厌氧反应器(UMAR)处理木薯变性淀粉废水高效运行的基础上,对厌氧颗粒污泥的浓度分布、粒径分布、沉降速度、产甲垸活性,辅酶F420和生物相等作进一步的研究.根据在实验工艺条件下培养得到的厌氧颗粒污泥的性能,探讨厌氧颗粒污泥的可能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以甲基叔丁醚(MTBE)为唯一碳源,通过调控运行参数,在SBR反应器中可成功培养出降解MTBE的好氧颗粒污泥.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202.7 μm,污泥容积指数(SVI)为75 mg/L,污泥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为1 311 mg/L,污泥表面可观察到球菌、短杆菌和长杆菌等不同菌落.反应器进水MTBE高达650 mg/L时,出水可维持在10 mg/L以下,去除率达98%以上(其中挥发部分约占25%).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指纹图表明,稳定阶段污泥内微生物种群丰富,且种类与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好氧颗粒污泥的基本特征和微生物相、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颗粒化反应器等。好氧颗粒污泥是近几年发现的在好氧条件下自发形成的细胞自身固定化过程,是生物膜特殊的生长形式。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较高的生物量和在高容积负荷条件下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良好生物活性。污泥颗粒化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取决于废水组成及其操作条件的选择。在气提式内循环间歇反应器(intemal circulate sequencing batch airlift reaclor,ICSBAR)中易于培养出性能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  相似文献   
9.
ZH-02树脂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去除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几种吸附树脂ZH-00、ZH-01、ZH-02、ZH-03、颗粒活性炭(GAC)和Amberlite XAD-4对腐殖酸的静态吸附试验的筛选结果,发现大孔树脂ZH-02对腐殖酸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利用颗粒活性炭作为参照,探讨了ZH-02的动态吸附去除效果和脱附再生条件,发现常温下醇碱溶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Co2+活化过氧单磺酸盐(PMS)降解水体中三氯生(TCS),优化了PMS浓度 、溶液初始pH和Co2+浓度等降解条件,并对TCS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7,PMS和Co2+摩尔浓度分别为1.00 mmol/L和10.0μmol/L的优化条件下,TCS(34.5μmol/L)在30 min内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