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篇 |
完全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14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南京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数据库与GIS结合,并通过GIS技术综合分析环境污染事故中风险源要素。该系统采用支持面向对象技术的程序语言,MapObjects控件,构成面向最终用户的可执行应用程序。系统由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组成;系统在运行环境和系统网络结构上采用客户端和服务器架构,以满足应急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目的;系统分析对GIS在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中的应用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南京市典型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对南京市八卦洲蔬菜基地土壤中的铅、铬、铜和镉进行测定分析,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其环境质量状况,同时借助GIS软件研究了污染指数的空间分布状况,并解析了其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以自然背景值为评价标准,则蔬菜地土壤中的重金属都超过污染指标,其中镉为首要污染因子;以国标二级为评价标准,则除镉以外的三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值全都小于1,但其综合污染指数迭1.50,总体上属轻污染状况.南京化工因区、南京长江二桥和各种农业生产活动等可能是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南京市机动车发展现状、道路交通现状和机动车污染监测情况,对机动车排放因子、机动车污染、交通干线的污染物日排放特征、机动车源排放污染物的分担率以及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指出南京市机动车污染状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并提出了贯彻机动车尾气控制标准,完善污染控制管理机制;重点控制公交、出租和专业物流的机动车污染;严格控制车用油品质量;建立车辆污染数据库;加快道路建设,运用交通综合管理制度削减污染;实施保护区和控制区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标志管理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继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2):14-17
简述了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和管理对策。对新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了新车上牌的环保注册登记目录制,鼓励生产厂家采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控制目标和排放标准;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控制实施检测/维护(I/M)制度,对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进行正常的维修和保养,保证其发动机处于正常技术状况;对高排放污染机动车辆,安装尾气净化装置,以改善机动车排放水平。定期检测中各类型车辆维护前后排气污染物削减结果表明,85%的高排放污染车辆能达标,且CO的削减率最高,达50%左右;定期检测中各类型车辆安装机内净化器前后排气污染物削减结果表明,二次补气机内净化器对CO的净化率为22.5%~30.0%,对HC的净化率为9.7%~30.0%;高能电子点火机内净化器对CO的净化率为5.4%~22.2%,对HC的净化率为17.2%~30.8%。不定期检测中,一些高排放污染车辆安装三元催化反应器后,其净化率可达80%~90%。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目前环保部门两种污染源在线系统管理模式,并以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与运作管理为例,总结了以监测部门为核心的系统运作管理模式在环境管理、环境执法、污染减排、总量控制上的优势与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展望在线监控管理模式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对南京市城区7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得出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建筑尘39.8%、煤烟尘25.7%,土壤尘19.2%,冶炼尘1.8%,同时,对该市城区的地面尘也进行了源解析,表明地面尘与环境中TSP的构成相近。 相似文献
7.
王国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6):5-6
简述了南京市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指出应理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法律关系,保证排污单位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深入研究、探索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应用途径和方法。提出必须尽快明确第三方社会化运营的新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有必要强化对企业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并出台相关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使排污企业逐步规范管网和排污口。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GPRS的APN网络通讯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南京市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是环境监控数据传输的有效通讯手段. 相似文献
9.
陈建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3,15(3):16-17
对南京市工业区——迈皋桥、居民区——草场门、清洁区——玄武湖3个监测点连续1年的SO2、NO2、PM103种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按时间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3种空气污染物日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指出大气扩散条件的日变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日变化是造成空气污染物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管控措施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2014年青奥会期间,长三角地区低温高湿静稳的不利气象条件增加了空气质量保障难度。在环境保护部统一协调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有力指挥下,南京市及周边城市通过控电、控煤、控车、控尘及部分重点企业限产停产等措施,实现了赛事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100%达标。联合观测结果显示,南京市空气中SO_2、NO_2,硫酸盐、钙离子、EC等浓度明显下降,说明管控措施得力有效。评估分析表明,燃煤和工业排放是PM2.5的主要来源,控制扬尘是降低PM_(2.5)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机动车污染不容忽视,强力管控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