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各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试验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气候状况(降雨量、酸雨现状)及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提出我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研究的技术路线为:通过模拟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在不规范填埋处置且受酸雨影响条件下,有毒物质浸出向地下渗滤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确定浸出毒性的浸取方法.浸出毒性保护目标为地下水,同时还介绍了主要技术参数液固比、浸取剂pH值和类型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态毒性是危险废物的危险特性鉴别指标之一,生态毒性鉴别指标确定的基础是关于毒性化学物质和固体废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估指标)研究.比较研究了国外毒性物质和危险废物的生态毒性鉴别指标及其制定的方法学,分析了中国的研究现状,对中国危险废物生态毒性鉴别指标制定的方法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4.
南通市化工行业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通市化工行业危险废物产生现状为基础,对该行业危险废物的产生源、处置、利用、贮存和流向情况以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行业危险废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黄文平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1):35-36
简要介绍了危险废物焚烧炉现状以及焚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指出了目前危险废物焚烧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8.
依据2017年环境统计数据, 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工业危险废物的污染及处理特征:长江经济带危废产生 量较大的省份是江苏、浙江、云南、湖南和四川;危废种类主要是来源于化工、钢铁、有色和造纸行业的废酸、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废碱和焚烧处置残渣;各地对危废的处理情况各有优劣。根据以上特征,提出加强对重点 区域的监管和调度,针对特定行业和危废种类,建议出台最佳可行的处理技术,建立区域之间危废管理大平台,促进区域危废处理优势互补和均衡发展,挖掘企业自行处理能力,减轻危废集中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10.
胡晓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5):15-18
通过对上海市危险废物焚烧行业焚烧炉排放烟气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医疗废物焚烧炉还是一般危险废物焚烧炉,其二蟋英分布规律大致相同;PCDFs对二曝英的贡献率远高于PCDDs;实测检出的二嚼英异构体中,占二嚼英总量比例较大的依次为1,2,3,4,6,7,8-HpCDF、1,2,3,4,6,7,8-HpCDD和OCDD;I—TEQ贡献最高的二嚼英异构体为2,3,4,7,8-PeCDF,贡献率达31.08%~53.56%。17种二喏英异构体与I—TEQ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仅2,3,4,7,8-PeCDF在2类焚烧炉中与I—TEQ均存在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和0.998,可以作为潜在的测定指示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