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采用密闭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洞庭湖区芦苇笋中的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密闭微波消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植物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国家标准物质灌木枝叶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吻合,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氯甲烷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四乙基铅,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2.00μg/L~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1.3×10^-5mg/L,标准溶液测定的RSD≤8.6%,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0.4%~108%。 相似文献
3.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苏州开发区26种蔬菜中的铜、锌、铁、锰和镍的含量。蔬菜样品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进行消解。4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差<5%,加标回收率在92%~107%之间。26种蔬菜中铜、锌、铁、锰、镍的含量基本均在世贸组织规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应用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成功地测定了土壤中的铜。在制备土壤样品悬浮液过程中,对悬浮液的酸量、悬浮剂的浓度及土壤样品粒度的影响等均进行了试验。样品在( 105±2 )℃下烘干4h,研磨过200目筛,加入1 5g/L琼脂悬浮剂10mL和适量硝酸,使样品呈0 2mol/L硝酸悬浮液,充分混合振荡,直接上机测定。通过测定国家土壤标准参考物质,表明该法准确可靠。为进一步验证该法的适用性,又测定了实际土壤样品,且与常规法作了对比,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而悬浮液的制备更为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5.
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的总铬,在不同条件下对空白样品、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进行试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在96.8%-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试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实际操作具有可行性,适用于工业废水和受污染地表水中总铬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叙述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铅的方法。方法操作简便、线性好、灵敏度高(特征浓度峰高测量0.80(μg/L)/1%)、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直接测定信号值,提高了分析速度,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环境监测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采用硝酸消解样品,氘灯背景校正技术消除非特征吸收和光散射影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银,方法简便可靠,检出限为0.010 mg/L,RSD为0.9%~6.6%,加标回收率为93.0%~101%. 相似文献
8.
9.
试验了用非全量消解—悬浮液直接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煤灰中的铜和铅,结果表明:铜和铅的方法检出限(3σ)分别为0.038mg/L和0.23mg/L,测定吸光度与其浓度的线性范围均为0.5mg/L—5.0mg/L,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7%—97%之间,相对标准差(n=4)小于7%。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硝酸-高氯酸消解体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矿恢复区植物中重金属元素。方法线性良好,锰、铅、铜、铬、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26mg/L、0.011mg/L、0.004mg,/L、0.025mg/L、0.001mg/L,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符合要求,植物样品平行测定的RSD≤1.6%,加标回收率为83.4%-97.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