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以2.2mmol/L的Na2CO3和2.7mmol/L的NaHCO3的混合溶液为吸收液,同时串联两个大气采样瓶采样,第一个采样瓶的吸收液内含质量体积比为0.05%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吸收大气中SO2和NO2,第二个采样瓶的吸收液中内舍质量体积比为0.9%的过氧化氢采集大气中的NO,采样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若用10ml吸收液,采样体积为30L时,SO2的检出限为0.004mg/m3,可测浓度范围为0.03~26.7mg/m3;NO2的检出限为6.7×10-4mg/m3,可测浓度范围为0.03~20mg/m3.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选择性好,完全满足环境监测对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饮食业的快速发展,对繁荣经济,方便、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因该行业网点量遍布城区大街小巷,营业中带来的油烟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环保投诉的热点之一。饮食业油烟排放属间断地不连续排放,浓度往往时高时低,而现今的饮食业油烟监测方法对现场测试条件要求较高——样品需带回实验室分析,监测周期较长。因此,寻求一种适合于饮食业油烟监督检查监测和现场执法监测的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4.
二氧化硫甲醛吸收液动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甲醛吸收液动态稳定性的研究,探讨了稳定性对24小时连续监测(手工采样)结果的影响及采样时间、流量和吸收液用量因素对监测结果影响的理论揭示。 相似文献
5.
在用(Ag—DDC)光度法测定As的监测分析中,通过条件试验,改进了吸收液的配制过程,在实际环境水质监测中比较省时、快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7.
陆劲松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5):59-60
以2% NaOH 溶液替代醋酸锌溶液为硫化物吸收液;另由体积分数50%的盐酸替代磷酸作酸化剂,可避免吸收瓶壁附着物生成,提高硫化物的吸收率,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5%~100%. 相似文献
8.
硫化钠溶液极不稳定,每次使用前必须标定,操作繁琐、费时。用乙酸钠做酸化吹气吸收液,回收率低,有时空白值高,这些都是影响测定硫化物准确的问题,用锌铵溶液做稀释剂和吸收液。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国家标准GB/T 1 5 4 35 - 1 995二氧化氮测定和GB 8969- 88氮氧化物测定 ,它们吸收液的组分和浓度均相同 ,但给出的配制方法却不一样。相比之下 ,后者更为合理 ,它不需要保存不太稳定的萘乙二胺储备液 ,从而避免了对氨基苯磺酸在较长溶解时间暴露于空气之中。因此 ,在配制前者吸收液时 ,以采用后者的方法为宜。二氧化氮吸收液配制方法的比较@王贺芬$蓟县环境监测站!天津蓟县301900
@刘玉华$蓟县环境监测站!天津蓟县301900
@李海燕$蓟县环境监测站!天津蓟县301900
@刘宝英$蓟县环境监测站!天津蓟县30190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