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6篇 |
完全免费 | 159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59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40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镍和铬。通过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对土壤样品消解,选择出微波最佳消解条件。对硝酸-盐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和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体系消解液进行消解对比试验,发现前者不能将土壤样品完全消解,后者能将样品消解完全,但需将消解液中剩余的酸赶尽,否则测定结果将明显偏低。微波消解土壤与传统电热消解相比,操作简便快速,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根据“淮安市绿色食品基地调查以及相关研究”课题资料 ,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含量与其土壤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重金属含量在水稻中的分布是 :根 >茎叶 >籽粒 ;水稻籽粒对重金属的吸收特点因其元素不同而差异较大 ,重金属元素被水稻糙米吸收的程度为 :砷 <镉 <汞 <铅 <锰 <铬 <铜 <锌 ;在糙米中检出的重金属铜和铬的含量与土壤中铜和铬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铅、锌、锰的含量与土壤中铅、锌、锰的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现存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环境立法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对于保护我国的土壤资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从实际工作出发,探讨了本标准的现存问题,并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和污染物一、二级指标的确立及监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调查交通干线上汽车尾气的铅污染对两侧土壤和蔬菜的影响,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7年至1998年在宁连一级公路(淮阴段)选择3个区域,横穿公路布设3个剖面,每个剖面设置10个监测点,对大气、土壤和蔬菜中铅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大气中铅含量与土壤表层、蔬菜叶片中铅含量正相关,与深层土壤中铅含量相关不明显。指出交通干线两侧应减少蔬菜的种植,加大树木和花卉的种植,同时大力提倡无铅化汽油的使用,友 相似文献
6.
7.
几种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分别用T值分级法,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灰色聚类法,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宽域灰色聚类法对湖南某地10个监测点的土壤质量现状进行评价,通过比较,认为宽域灰色聚类法较好。 相似文献
8.
9.
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北京市通州污灌区土壤现状调查与蔬菜重金属污染监测,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及污灌区污染历史,分析对比该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本次监测通州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限量。对照土壤中的重金属Cu、Pb、Cr、Cd和As均达到土壤一级标准。凉水河两岸和通惠北干渠中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对照土壤,说明污灌区污水灌溉已使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二十世纪70年代末监测结果相比,土壤中多数重金属含量处于上升趋势。污灌区蔬菜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表明,其含量水平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说明污灌区蔬菜尚未受到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0.
李国刚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1):8-10
通过对中国土壤环境监测现状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未来需要建立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需要重点开展的土壤环境监测科研领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