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篇 |
完全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15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4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淮阴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1993年至1997年造反某污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及其邻近的某一地下水灌区中0.667hm^2的蔬菜田按梅花布点法分别布设8个测点,对其土壤中的总镉、总汞、总砷、总铬和总锅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地下水藻区5年来综合污染指数变化不大,污染等级属安全级,说明该灌区没有受到重金属污染,而污灌区的综合污染指数逐年增高,1995年 相似文献
2.
石河子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集并测定了石河子市19个地下水背景水样,分别确定了该市潜水和承压—自流水中K+、Na+、Ca2+、Mg2+、Cl-、SO、HCO、NO、F-、总硬度、矿化度、可溶性SiO2、COD、pH、Cu、Pb、Zn、Cd、Mn、V、Li、Mo、Se、Hg、I、As、Cr+5、C6H5OH、CN-、ABS的环境背景值.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某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和周边居民饮用水中的As、Hg等重金属和挥发酚等有机物的污染状况,运用美国环保局的健康风险计算模型,评估了该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对周边居民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各类人群对4种有阈化合物的饮食和皮肤暴露的终身健康危险度在8.2×10^-11~1.3×10^-10之间,均低于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10^-6;对As的终身超额健康危险度在3.1×10^-7~4.9×10^-7之间,表明地下水中砷污染对居民潜在的致癌风险不明显。各类人群通过皮肤对Hg、As、Cd和挥发酚的暴露剂量比通过饮水暴露的剂量高0.7倍~14.5倍,皮肤暴露将是地下水影响人体健康并构成潜在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介绍了BP网络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在传统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根据各评价因子对环境和人类影响程度不同,给水质监测指标分组,从实用角度对水质进行评价.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该评价模型在某评价因子数值极大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反映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并且通过GIS技术利用评价结果得到地下水水质分布图,从空间反映地下水水质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提出的评价方法和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际,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描述污控因子,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的方法,给出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步骤,并以实例说明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中镉的形成及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丰富的实际资料论证了地下水中微量元素镉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及其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