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6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6篇 |
环保管理 | 7篇 |
综合类 | 53篇 |
基础理论 | 5篇 |
污染及防治 | 1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灾害及防治 | 2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影响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保留时间是气相色谱 (GC)定性的重要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保留时间具有变异性 ,主要表现为 :来回波动、漂移和突然改变。1 保留时间来回波动在配有自动进样器和工作站的GC系统中 ,通过重复进样观察组分的保留时间 ,发现样品的保留时间在某一范围内左右波动 ,而且经排序后相邻值的差大都为 0 0 0 3min(见表 1 )。这是由计算机的数据采集频率决定的。计算机在一个信号运行过程中无法确定比一个数据采集间隔更精确的保留时间 ,当操作者将数据采集频率设置为 5Hz时 ,数据采集间隔约为 0 0 0 3min。降低数据采集频率虽可缩短…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依据PLGS(PresureLiquefiedGasSimulator)仿真程序的结果,定性分析了外焰加热条件下液化气储罐爆裂的原因。即储罐内压力在安全阀打开后的上升,储罐壁内的热应力及高温引起储罐壁材料的软化。 相似文献
6.
7.
本人分析了影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建立故障树,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定性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善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现代卫生填埋场广泛采用复合衬垫结构,破坏面沿底坡衬垫界面和垃圾体内部的组合破坏形式是填埋场可能的失稳形态之一,相应的计算分析有待进一步完善。将潜在滑坡体划分为主动体和被动体两部分。其中,被动体沿底坡衬垫界面发生平移滑动破坏,主动体沿垃圾体内部破坏面发生转动破坏。首先,采用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被动体发生平移滑动时的临界启动荷载的表达式;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对主动体的转动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主动体剩余下滑力的计算表达式。然后,由主、被动滑体之间的作用力相等,且考虑渗滤液水位作用的影响,提出了填埋场发生组合破坏的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相比黏聚力,底坡衬垫界面的内摩擦角对填埋场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因而衬垫系统的修建宜选择内摩擦角较高材料;背坡渗滤液水位越高,填埋场发生大规模失稳的可能性越大;前坡渗滤液溢出点越高,靠近填埋场前坡的浅层垃圾体越容易发生局部破坏。实际工程中,渗滤液水位的升高会严重降低填埋场的稳定性,应引起足够重视,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9.
帷幕注浆技术能实现岩溶水矿山的安全开采,而注浆(即隔障带)厚度一般是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存在较大的误差。本文应用流固耦合理论,对矿体开采条件下顶板注浆隔障带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地模拟了矿房开挖过程中围岩(即隔障带)应力场的分布、破坏场的发展及位移场的变化规律。模拟表明由于顶板发生破坏,经验公式计算的隔障带不能满足隔水的要求,应增大隔障带厚度保证安全开采。根据采动影响范围为大水矿床顶板注浆及矿房参数设计提供依据,对防治岩熔水矿山突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事故树分析法在LPG储罐火灾爆炸事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PG(液化石油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之一,LPG储罐发生火灾爆炸的机率大,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故对其火灾爆炸事故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LPG储罐爆炸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化学爆炸(燃爆)和物理爆炸两种模式。本文通过对LPG储罐燃爆﹑物理爆炸两类事故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以LPG储罐燃爆、物理爆炸为顶事件的事故树。通过对其事故树的定性分析,得到了影响顶事件的各个最小割(径)集。通过计算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确定了影响LPG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提高LPG储罐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