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6篇 |
免费 | 2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4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55篇 |
综合类 | 676篇 |
基础理论 | 91篇 |
污染及防治 | 85篇 |
评价与监测 | 78篇 |
社会与环境 | 38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82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84篇 |
2007年 | 71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以我国东部湖区及云贵湖区主要湖泊2005~2008年的监测数据和国际公认的湖泊富营养化叶绿素a 含量分级为基础,通过频率统计方法,对叶绿素a、总氮(TN)、总磷(TP)、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反退化原则,计算了两湖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指标的建议值.结果表明,东部湖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标准的建议值为TN:1.65mg/L,TP:0.100mg/L,SD:0.45m,CODMn:4.50mg/L;云贵湖区为TN:1.00 mg/L,TP:0.045 mg/L,SD:1.10m,CODMn:4.00mg/L.云贵高原湖区氮磷营养盐控制指标值绝对值低,相应控制标准比东部平原湖区严,主要原因是东部平原湖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目前的水环境总体质量劣于云贵湖区. 相似文献
2.
3.
不同扰动方式对底泥/水系统中生物有效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底泥扰动对水体磷迁移转化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底泥不同扰动方式(间歇扰动、持续扰动)下上覆水中生物有效磷(BAP)及其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歇扰动作用下,在24~216h和216~624 h之间,BAP分别稳定在0.09mg·L-1和0.052 mg·L-1.显著低于初始状态(0.679 mg·L-1);持续扰动作用下,BAP在第6 h达到最大值(2.437mg·L-1),随后下降,24h后稳定在0.759mg·L-1.但其组成以颗粒态生物有效磷(BAPP)为主(超过93%).间歇扰动作用下,溶解性总磷(TDP)占BAP的百分比下降了约10%,而无扰动试验中,该值有所增加.说明扰动促进了TDP向BAPP的转化,降低了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风险. 相似文献
4.
组合生态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工程中的“食物链物质循环原理”和“生物强化理论”,对传统浮床进行改进,构建了集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于一体的新型组合生态浮床,并研究较低温度条件下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4~ 14℃,7d水力停留时间下,组合生态浮床对TN,TP,NHr-N,CODMn及Chl-a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32.64%,63.90%,73.66%,17.70%和31.76%,较传统浮床的24.11%,54.53%,47.42%,7.13%和-3.11%,均有大幅度提高,可见,组合生态浮床在富营养化水体水质改善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影响因素多,评价因素与富营养化等级之间关系复杂而且具有非线性特征。支持向量机是由Vapnik等人提出的建立在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由于其使用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代替经验风险最小化原则,解决了一些神经网络遗留的问题,又由于其应用了核函数思想,它可以较好地解决非线性问题,利用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算法,构建巢湖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模型,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分析国外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与水污染治理经验,剖析我国湖泊保护和治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湖泊水环境保护治理的启示: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湖泊保护和治理提供保障;建立统一的流域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各机构间的协调机制;做好平台服务,将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政策与水领域政策相结合;划定湖泊保护红线,建立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系统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强源头控制、过程截污,加快构建湖泊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程系统. 相似文献
8.
9.
新安江水库是钱塘江的重要水源,对保障钱塘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和水体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阐明新安江水库在流域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及保护对策,促进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构建健康水域生态系统,本文对新安江水库历年的水环境指标、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及水域生态灾变事件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新安江水库存在上游来水变差、局部水域藻类异常增殖、渔业生产不合理、营养程度加重等众多问题,但其突出问题是藻类生物量增长过快。新安江水库水环境保护工作要从关注水质向维持生态系统健康转变,并尽快开展生态保育工作,控制流域污染、降低藻类数量、减少藻类异常增殖影响、科学合理渔业生产是其下一步保护的关键。而关于新安江水库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资料,但对水域生态系统缺乏系统认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新安江水库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长期演变规律;水利调度导致水位调整对区域水动力学条件、营养物输送过程的影响及评价水利调度对水库重要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影响;渔业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鲢、鳙鱼大水面积养殖对水库生态系统的影响应是今后新安江水库主要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粤北2座饮用水源地水库的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群落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地区的水库以山地型水库为主,其中有不少担负着饮用水源的功能。为了解粤北地区水源地水库的富营养化状态与浮游植物种群的动态变化,于2011年的枯水期(2―3月)和丰水期(6―7月)对花山和白水礤2座中型水库进行了采样调查,对水库的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种群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座水库均为贫营养型;浮游植物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种类变化不大,共鉴定出的浮游植物6门37种(属),以硅藻为主要优势种群,优势种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和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同时,枯水期和丰水期2座水库浮游植物的丰度和生物量都比较低,其值分别为0.65×106~1.95×106cells.L-1、0.11 mg.L-1和0.73×106~8.9×106cells.L-1、0.05~0.50 mg.L-1。在浮游植物种群动态中,2座水库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硅藻丰度和生物量的变化,低浓度的氮、磷营养盐限制是影响这2座贫营养水库浮游植物动态变化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