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2.
垃圾填埋场不同区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季节变化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北京某垃圾填埋场大气中不同区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了其中部分VOCs的季节性特点和浓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夏、冬2季分别检测出98种和86种化合物,有12种美国环保署(US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在夏、冬季样品中均有检出。夏季样品中VOCs的浓度大多比冬季高,有的甚至高1个数量级以上。采用不同卫生填埋技术的各代表性区域的臭气浓度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为加强科学管理,减少扩散,降低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生活垃圾转运站恶臭污染指标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广州部分垃圾转运站恶臭指标的检测结果.发现国家标准(GB14554-1993)中的单项污染物指标的测定值大多远低于标准限值,而综合指标臭气浓度普遍超标,两类指标间存在严重不符.利用SAS统计软件综合分析各指标的检测数据,结果表明,垃圾转运站臭气中恶臭指标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异,且在垃圾站内的变异程度更大;恶臭单项指标在垃圾站内和垃圾站边界点的测定均值问无显著差异;臭气浓度和恶臭单项指标整体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但和某个具体的恶臭指标的线性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4%聚乙二醇(PEG)-20M+1%KOHGXD-401为固定相,2m×3mm玻璃填充柱分离三甲胺,FID检测。该方法有较高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在柱温140℃,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180℃,氮流量30mL/min时,平均回收率为100 3%,相对标准差为3%。 相似文献
6.
恶臭监测嗅觉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恶臭污染监测技术的比较分析,阐明了各类恶臭监测技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指出嗅觉测试法在目前技术水平下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依据古典心理物理学中最小可觉差法及平均差误法对欧洲EN13725标准方法和中国三点比较式臭袋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2种实验方法的特点。古典物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的经典研究技术,主要用于外界刺激对人的感觉器官作用的测试技术。其中最小可觉差法是采用已知"标准刺激"对未知的"比较刺激"进行比较的感受阈值测定方法。平均差误法则是将"标准刺激"阈值视为零,并将接近零的平均实验结果作为感觉阈值的测定方法。在欧洲嗅辨实验所用的"标准刺激"为标准臭气样,而中国嗅辨实验暂时没有标准臭气样品,仍依据嗅觉阈值为零的概念进行恶臭样品实验。通过多年对嗅辨员的考核经验,总结了人的嗅阈值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标准臭气样品的制备研究方法,提出培训嗅辨师以增强对环境恶臭污染识别能力的观点,借以深入理解恶臭嗅觉测定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采用苏玛罐采样、冷阱顶浓缩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甲硫醇、乙硫醇、甲硫醚、乙硫醚、甲乙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等7种恶臭硫化物。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较好,7种硫化物的检出限为8.0×10-4~1.4×10-3mg/m3,混合标准气体平行测定时RSD范围在3.32%~6.17%,加标回收率为100%~117%。该方法对于环境空气恶臭硫化物的测定准确可靠,能够用于常规环境空气中恶臭硫化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便携式GC/MS定性、定量分析了7家炼油企业污水处理厂的空气恶臭污染物,并用便携式总烃分析仪定量分析了总烃。结果表明:污染物为苯系物、烷烃和环烷烃、硫化物等。 相似文献
9.
养猪场恶臭污染物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技术促进了养猪业的优质高效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养殖业在脱离种植业,形成高度专业化生产的同时,又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后果。特别是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尿引起的恶臭污染,未经妥善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将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