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完全免费   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PM2.5手工监测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重量法为原理的手工监测法是国内外监测环境空气PM2.5质量浓度的标准方法,在空气质量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该文以2012年跨4个季度近150 d的PM2.5手工监测实际操作经验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手工监测法各环节的监测技术要点,如手工监测采样器的操作技术、滤膜种类的选择及前处理要求、滤膜更换技术、滤膜平衡和称重条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等,以期为推广PM2.5手工监测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固定污染源烟气流速手工监测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上海市三家电厂为例,应用实测数据比对、验证了流速手工监测方法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改进试验中三家电厂所取点位计算得出的流速值与标准方法测出流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较小,各厂可选取相应点位作为流速监测点位。  相似文献
3.
南京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法比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8年9月20—29日,开展了南京市环境空气非甲烷烃(PAMS)原清单中57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手工和在线比对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通过对VOCs 3 h均值、日均值和主要污染物指标等进行比对,分析在线监测数据与手工监测数据的相关性。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3 h均值的差异度(1.43)和相关系数(0.897),日均值的差异度(2.16)和相关系数(0.946),呈现出差异度不显著、高度线性相关的特征。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监测数据产生偏离的原因,建议加强环境空气手工监测的质控管理,强化在线监测设备的运维管理,推进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合理、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滤膜称量质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全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是"十三五"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中颗粒物滤膜的称量直接影响手工监测数据质量。研究调研了国内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颗粒物滤膜称量工作情况,结合国内外方法标准、技术规范等,重点探讨了称量实验室环境、称量设备、称量影响因素等滤膜称量质控要点,并针对环境管理与监测需求对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滤膜称量质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实验室藻密度监测数据的可靠性,现场采集了藻密度样品,处理为现场平行样和实验室前处理后平行样2种,分别由5家实验室的6名技术人员开展检测分析。参考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其他领域相似工作的成功应用案例,采用Z比分数法对分析结果开展藻密度实验室间比对。结果表明,数据的相对偏差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对藻密度进行数据直接比对和对数转换后比对,各实验室对现场平行样和实验室前处理后平行样的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分析方法原理导致藻密度手工监测的绝对数值偏差较大,对当前的太湖水华预警工作适用性不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PM_(2.5)和PM_(10)手工与自动监测仪器在高海拔地区的适用性,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冬季)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展了为期34 d的监测比对实验。PM监测数据表明:手工监测数据之间都有差异,除了受监测滤膜种类的影响,还存在监测仪器间的系统误差。石英滤膜的PM监测数据都高于聚丙烯滤膜,尤其是PM_(2.5)更为明显,偏高近1/4;石英滤膜与聚丙烯滤膜的PM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M_(10)监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7。自动监测数据之间进行了同期比对研究,发现TEOM1405DF(微振荡天平法)和APM-2(β射线法)的PM监测值较低,BAM-1020(β射线法)的PM监测值最高;而Grimm(光散射法)的PM监测值居中。BAM1020配备动态加热系统(DHS),其PM监测数据比没有配备DHS的APM-2偏高40%。基于PM监测比对研究,建议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加密对各监测仪器的运行维护,并加强长期观测以全面评估PM监测。  相似文献
7.
现有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颁布于2005年,至今已近10年,这期间部分标准分析方法被废止,部分有所更新,并新增了很多标准分析方法。2012年颁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的PM2.5、镉、汞、砷、六价铬等项目在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中未涉及。针对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8.
选择分布在不同流域的15个与自动监测站位置一致性较好的断面,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同时同点位”对比监测。分析数据发现:由于采样时间和位置的偏差,自动监测月均值与常规手工监测数据的可比性并不理想。采用以下4种方法评价水质:自动5项、手动5项、手动21项、自动5项+手动16项。比较第1和第2种方法,水质评价类别相同与变化一类(发生一个水质类别变化)的占比之和在85%左右;比较第1和第3种方法,类别相同与变化一类的占比之和在80%左右;比较第3和第4种方法,类别相同与变化一类的占比之和接近90%,因此该组合是更合理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汛期江苏省部分重点断面水质下降明显,是当地水环境质量提升的难点之一。选取连云港市重点断面为研究对象,应用手工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分析4个典型断面水质变化特点;通过三维荧光溯源分析方法,确定农业源和生活源是主要污染源;结合现场核查,发现秸秆还田沤水和雨污分流不到位是导致典型断面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手工监测、卫星遥感监测、三维荧光溯源分析和现场核查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水污染来源调查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兰州市大气中SO2、NO2(NOx)、PM10(TSP)的二组数据分析.在非采暖期二组数据有较大相关性,而在采暖期,SO2和NO2(NOx)具有相关性外,PM10(TSP)则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