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京津冀区域臭氧污染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为研究京津冀区域的臭氧(O_3)污染情况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对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80个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5年,京津冀区域O_3污染状况整体呈加重趋势,其中2014年污染状况最为严重。13个城市中O_3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为北京和衡水,连续3年均超标,且处于上升态势中。区域内不同城市O_3污染趋势并不相同。京津冀区域O_3浓度变化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末和夏季的O_3污染最严重。O_3-8 h(臭氧日最大8 h均值)年均值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中北部、承德和衡水等,2013—2015年第90百分位O_3-8 h的高值区均集中分布在北京。O_3的浓度峰值时间要晚于NOx2~5 h。O_3在春、夏季呈单峰分布,白天15:00左右出现最大值,在秋、冬季浓度较低,全天波动不大。 相似文献
3.
4.
5.
我国典型南方城市臭氧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我国典型南方城市的臭氧污染特征,选取我国4个有代表性的南方重点城市武汉、宁波、中山和南宁的2013—2015年监测数据,使用EXCEL、ORIGIN和MATLAB等统计软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南方典型城市的臭氧质量浓度分布有明显时间变化特征,超标时间跨度大,部分南方城市与氮氧化物存在较明显负相关性,相关系数高于-0.6;受城市所在不同地理位置、气象因素、大气扩散条件及可能的不同本地排放污染源构成等因素影响,4个城市的近3年臭氧浓度月均值、超标情况和年内峰值均存在一定差异和分组相似性;与部分气象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大气BTEX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东北地区7个典型城市中25个监测点进行了观测,时间分别为2008年4月、7月、10月和2009年1月,使用吸附剂采样管采集并通过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苯系物样品,系统研究了东北地区大气苯系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苯和甲苯年均浓度值最高,分别为(4.19±2.31) μg/m3和(3.22±1.14) μg/m3,共占苯系物浓度近70%;各功能区按苯系物浓度大小顺序排列为混合区>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文教区>对照区;受排放源和气象条件的影响,采暖期苯系物浓度高于非采暖期苯系物浓度;风向频率影响苯系物浓度分布,沿下风向浓度逐渐降低;苯/甲苯比值分析表明,东北地区苯系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燃烧. 相似文献
7.
8.
中央广播电视发射塔环境电磁辐射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发射7套电视节目和5套调频节目,发射总功率240KW的中央广播电视塔电磁辐射场强监测结果表明:(1)由于节目频率不同,发射机功率及发射天线形式、高度、增益不同,电磁波到达地面最大场强值的距离是不同的;在近距离内高层建筑各层所接收到的场强大小也是不同的。(2)电视与调频信号在近距离昼夜电平无明显变化。(3)电视塔周围2000米内环境综合场强最大值为284~328μW/cm2,所有环境测量值均小于公众导出限值40μW/cm2。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质量日报86个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大气污染冬季最严重,其次为春秋季节,夏季最好;污染总体上北方重于南方。城市大气污染由人类活动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综合影响形成,沙尘天气加重了北方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杭州市典型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研究高架复合道路交通噪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噪声与车流量、车辆类型及车速密切相关;噪声随着与高架路距离的增大,地面各测点的噪声值呈递减趋势;高架复合道路平直段与下坡路段的噪声在临街建筑竖直立面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在不同高度的影响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