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和温岭两个电子垃圾循环区域母乳中多氯联苯(PCBs)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路桥本地人群(n=16)、温岭本地人群(n=27)及在台州居住不足5年的外地人群(n=9)母乳中PCBs的中值浓度分别为195 ng·g-1脂重(lw)、138 ng·g-1lw和59.1 ng·g-1lw.路桥和温岭人群母乳中PCBs浓度显著高于在台州居住不足5年的外地人群(P<0.001),也远高于浙江省及中国背景区域水平.CB-118、CB-153和CB-138是台州母乳中最主要的3种同类物,与台州膳食样本中PCBs的指纹特征类似.路桥本地人群婴儿通过饮用母乳日摄入的PCBs量(EDI)(1024 ng·kg-1bw·d-1)略高于加拿大卫生部建议的成人对PCBs日耐受量(1000 ng·kg-1bw·d-1),温岭本地人群乳儿的EDI值(491 ng·kg-1bw·d-1)远高于我国12个省市EDI的均值(54.6 ng·kg-1bw·d-1),表明台州本地人群母乳喂养的婴儿处于较高的PCBs暴露风险中.母乳中PCBs浓度与母亲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产次和婴儿的体重及性别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选取南方某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不同作业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拆解地大气中二噁英的污染特征、气相-颗粒相分配及呼吸暴露风险。通过对5个采样点(包括1个背景点)的研究发现,电子垃圾拆解作业区颗粒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20.64-56.14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293-1.490 pg·m^-3;气相ΣPCDD/Fs的质量浓度为:3.861-19.29 pg·m^-3,毒性当量为:I-TEQ 0.384-2.150 pg·m^-3。背景点大气中二噁英浓度相对较低,颗粒相和气相样品中质量浓度值分别为:3.734 pg·m^-3和2.637 pg·m^-3,毒性当量仅为I-TEQ 0.176-0.267 pg·m^-3;要明显低于电子垃圾拆解区。基于污染物气相-颗粒相分配系数与蒸汽压的关系对二噁英的气-固分配行为研究显示,除了拆解混合作业区有较好的分配系数(-0.64)外,其它监测点位二噁英的气-固平衡状态较弱(-0.27--0.03),更多的是以低分子量的单体化合物赋存于气相样品中。对拆解区二噁英呼吸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呼吸暴露风险要高于成年人;同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其二噁英的呼吸暴露量均要高于国内外城市报道的二噁英人体呼吸暴露量,说明本次监测的电子垃圾拆解区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为评估APEC会议期间联防联控措施对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毒性的影响,采集2014年APEC会议前后3个月北京市大气PM10和PM2.5样品,应用质粒DNA损伤评价法来研究其氧化性损伤能力. 结果表明,APEC会议期间PM10对DNA的损伤率高于PM2.5,颗粒物对 DNA损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研究用TD30值来指示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TD30为引起30%的DNA损伤率所需要的颗粒物剂量(单位为 μg·mL-1),TD30值越低,颗粒物氧化性损伤能力越强,APEC会议前后样品的TD30值表现为 APEC期间(11月)>APEC前(10月)>APEC后(12月),说明氧化能力APEC后 >APEC前 >APEC期间. 用PM10质量浓度乘上其在250 μg·mL-1 剂量下的DNA损伤率得到颗粒物暴露毒性指数TI(toxic index),与往年具有代表性月份样品的数据对比,TI大小顺序为2004年 >2014年 >2008年,说明大气中颗粒物暴露毒性随着政策控制力度的加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评价河谷型城市土壤与灰尘铅对城市儿童健康的影响与风险,结合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陕西渭河谷地典型工业城市宝鸡、西安、渭南和铜川为研究区域,以定量分析河谷型城市儿童环境铅暴露为核心,收集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分析样品总计243个。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铅的含量;采用BCR连续形态分级法探究了城市土壤与灰尘重金属铅地球化学形态分布与迁移特征;根据US EPA污染物暴露与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城市儿童铅暴露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渭河谷地典型城市宝鸡、铜川、西安和渭南城市土壤与灰尘铅浓度(X±SD)分别为(409.2±52.54)和(624.70±66.15)mg·kg-1、(357.47±41.37)和(592.60±36.78)mg·kg-1、(61.4±13.31)和(78.42±14.89)mg·kg-1、(46.71±12.11)和(64.7±13.76)mg·kg-1,均高出陕西省土壤铅背景值;污染水平依次为宝鸡铜川西安渭南。4个河谷型城市土壤与灰尘重金属铅发生整体迁移的趋势为:宝鸡城市灰尘(90.71%)西安城市灰尘(84.74%)≥宝鸡城市土壤(83.12%)渭南城市灰尘(74.89%)≥西安城市土壤(74.50%)铜川城市灰尘(72.49%)铜川城市土壤(57.50%)渭南城市土壤(53.79%)。可见,铅在均在城市灰尘中的迁移趋势远大于相应的城市土壤。4个城市土壤与灰尘均表现出较大的儿童暴露致癌风险,宝鸡和铜川城市儿童土壤与灰尘铅暴露也分别存在非致癌风险,风险程度依次为宝鸡铜川西安渭南。儿童铅暴露致癌与非致癌风险程度与其城市土壤和灰尘中铅可氧化态分布呈相似的规律,表明碱性的城市土壤与城市灰尘(p H7)中可氧化态铅可能是导致河谷型城市儿童铅暴露风险和儿童血铅污染的主要形态和因素。由此,城市燃煤排放与含铅制品的加工等活动可能是渭河谷地河谷型城市儿童血铅与铅暴露最主要的贡献源,必须采取长期有效的监测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新冠病毒生化特性、涉水形式、在污水系统中的典型存在方式、经水流动过程中的重点暴露环节和风险隐患部位。从城市水循环闭合链条角度,梳理了新冠病毒在城市水循环系统中关键环节、关键位置存在方式及潜在传播途径,介绍了强化防控的综合措施。从生物安全长效管理角度,对完善城市水务系统生物安全性指标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沈阳市环境空气不同功能区二噁英含量与暴露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沈阳市不同功能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功能区的二噁英含量与暴露风险分析.研究表明:沈阳市不同功能区的二噁英质量浓度大小顺序为工业区>居民区>文化区>商业区>公园>风景区;6个功能区均检测出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和多氯联苯(PCB)3种污染物,除风景区外,PCDFs所占比例最大,PCDDs居第二位,PCB所占的比例最小;毒性当量的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的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与其质量浓度大小顺序一致;呼吸暴露量计算结果表明,儿童的呼吸暴露量高于成人,说明儿童受到空气二噁英的呼吸暴露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7.
氯丙醇酯是氯丙醇与脂肪酸反应的一类污染物,该文旨在通过评估食品中的此类污染物对不同人群进行暴露风险评估.在广东省的3个地区采集了包括油条、方便面饼和麻花在内的食品样品,用GC-MS测定了4种氯丙醇酯类化合物,其中主要为2-MCPD酯和3-MCPD酯.氯丙醇酯浓度最高的为麻花,其次为方便面饼和油条.样品中3-MCPD酯和2-MCPD酯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d.~0.49 mg·kg~(-1)和n.d.~0.64 mg·kg~(-1).不同样品中2-MCPD酯的浓度均大于3-MCPD酯.对各个年龄的人群暴露评估的结果表明,3~9岁儿童的3-MCPD酯的暴露大于耐受量(TDI)0.8μg·kg-1·d-1,青年与成年组均小于每日最大耐受量(PMTDI)2μg·kg-1·d-1.本研究中的食品样本,对于儿童的暴露均存在健康风险,所以应该减少对油炸食品的摄入量以降低氯丙醇酯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对太湖流域(江苏南部)无锡、常州、镇江3市经口介质(地下水、土壤、农作物共389个样品)中Cu、Pb、Cd等8种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DDTs的污染状况进行实验室分析,运用US EPA推荐的暴露风险评估模型,对研究区人群进行了暴露参数实测,考虑中国居民膳食习惯,对太湖流域居民经口途径的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流域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污染较严重;传统方式估算的太湖流域人群经口暴露风险,男性总暴露风险为9.07 × 10-3,女性为1.00×10-2;考虑综合处理因素的流域人群经口暴露风险,男性为3.94×10-3,女性为4.35×10-3.食物源经口介质采用传统方式估算的暴露风险值和经综合处理后的暴露风险值均高于可接受暴露风险水平,致癌风险明显高于非致癌风险,Cd的致癌风险对暴露风险值贡献率最大,其次为Pb. 相似文献
9.
耦合集成大气污染暴露剂量评估模型和暴露风险评价指数,利用C#、Java语言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大气污染暴露风险防控预警服务平台。该平台采用GIS与J2EE Web等技术,可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下实现高分辨率暴露风险时空区划、精准个体大气污染暴露监测、实时公众暴露风险播报、健康出行路径规划等功能,有助于提升公众和政府的大气污染精细防控决策与风险规避能力,将有力推动我国大气污染防控预警管理从以污染物浓度为重心向以暴露风险为重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受相关疫情的影响,人群聚集行为对空气中微生物的组成及人体健康风险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以西安两处典型公共场所为观察对象,基于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中国人群暴露参数手册(成人卷)》中的相关参数,揭示了人群聚集行为对空气微生物组成的影响,评估了微生物暴露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较之人群聚集前,人群聚集时两个地点的空气微生物污染级别皆由清洁变成中污染。分离培养数据显示:人群聚集时,空气中的细菌种类较人群聚集前增加了11种,真菌种类增加了5种,且微生物菌落颜色、形态、湿润度和生理生化特征等均出现了变动;病原性微生物的种类由2种增加到9种,其中有5种达到了BSL-2级高生物风险,且属于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人群聚集时,人体健康暴露风险系数相比人群聚集前增加了1.28~4.96倍,且男性的暴露风险系数显著高于女性。因此,建议在人群高聚集时段适当限制人流量并保持空间空气流通,以预防潜在传染病的暴发,有效保障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