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0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8篇 |
环保管理 | 35篇 |
综合类 | 371篇 |
基础理论 | 65篇 |
污染及防治 | 70篇 |
评价与监测 | 53篇 |
社会与环境 | 20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1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太湖蓝藻事,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一夜东风,一日高温,蓝藻暴发,殃及城民吃、喝等生活环节。侧面反映了,环境恶变的日益积累会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会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以及子孙后代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YSI 6600-V2多功能水质自动监测仪采用荧光原理快速测定水体中浮游植物蓝绿藻的密度,梅梁湖夏季水华高发期时,湖体中的浮游植物几乎全部是蓝绿藻。传统的浮游植物监测前处理方面就需要24~48 h,最终要数天后才有镜检结果,导致浮游植物数据滞后,不能很好的应用到预警监测中。通过比对相关性验证,保证荧光法数据的可信度,提高工作效率,为预警监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唱军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1):80-82
随着卢龙县工业及畜牧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西洋河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水质功能已达到Ⅳ类,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洋河流域地表污染源主要有工业企业废水、畜禽养殖污水、甘薯淀粉加工废水和农业生产废水等。本文分析了西洋河流域地表水质污染的现状,在严格排查污染源的基础上对其水质特征进行了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5.
为了探究水库中蓝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为水库水资源管理和抑制藻类水华生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于2018年4-5月和2019年4-5月对长三角地区某水库环境因子进行采样分析.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理论对蓝藻密度及环境因子的采样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各影响因子和蓝藻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环境因... 相似文献
6.
河道水体中蓝藻大量繁殖会影响河道水质和感观,开发了一种蓝藻消减装置,对水体中的蓝藻进行消减去除,以叶绿素a含量作为主要指标,判断该装置对蓝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在潜水泵频率50 Hz、扬程8 m、进水压力0.23 MPa的条件下工作7 d,叶绿素a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2%以上;用质量分数为5%的含酶清洗剂对滤膜进行清洗,滤膜通量可恢复到初始通量的96%,说明蓝藻未对滤膜造成不可逆污染,滤膜清洗后可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改性黏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采集自云南滇池的水华束丝藻(Aphanizomenon flos-aquae)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壳聚糖和聚合氯化铝对云南省常见的硅藻土进行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两种改性黏土对水华束丝藻的去除效果。通过去除率的比较,得出两种改性黏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线性拟合方程。每毫升藻液壳聚糖改性硅藻土投加量(m L)与藻细胞光密度OD_(680)、叶绿素a质量浓度(mg/L)的关系分别为y=0.0377x-0.0014和y=0.009x+0.0002;每毫升藻液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投加量(m L)与藻细胞光密度OD_(680)、叶绿素a质量浓度(mg/L)的关系分别为y=0.0135x+0.002和y=0.0039x+0.002。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5~8、5~9,总氮(TN)去除率分别为39.77%、45.44%,总磷(TP)去除率分别为64.92%、78.01%。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去除水华束丝藻的最适pH值范围较宽,且其除藻过程中对TN、TP的去除率均较高。用透明溞(Daphnia magna)对其进行生态安全性试验,得出壳聚糖改性硅藻土和聚合氯化铝改性硅藻土除藻至48 h死亡率分别为30.77%、0。 相似文献
8.
9.
2007年,太湖爆发大面积蓝藻,直接导致200万人出现饮水困难;2006年开始的太湖污染治理二期工程预计投入资金1000亿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蓝藻水华暴发的条件,详细论述了特异性功能光合细菌在蓝藻水华覆盖面治理、蓝藻水华未暴发前治理、内污染源底泥治理、点面源污水治理方面取得的试验成果,并结合对特异性光合细菌的分解技术路线和使用性能的分析得出结论:EPSB生物制剂完全可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