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完全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11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5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环境水质评价方法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对目前水环境质量评价中使用的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评价方法应具备的基本要求,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4.
代表性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5
从太湖流域国控断面常规监测数据出发,利用代表性水质评价方法对各断面进行评价,系统分析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①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比较保守;②内梅罗指数法将"1"作为清洁与污染的分界点,指数偏小;③灰色关联分析法水质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较模糊综合评判法合理,结果也更接近于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④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其它评价方法结果重合度最高,且模糊评判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BP-ANN法的评价结果均向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逼近。综合水质标志指数法以单因子指数法为基础,对劣Ⅴ类水进行细化,将恶臭对水质的不利影响考虑其中,其指数组成合理,且易于操作施行。 相似文献
5.
W值水质评价法在册田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素云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2,15(4):297-299
采用W值水质评价法对册田水库水质进行全面评价。此方法不仅能表示出所监测项目的项数、超标项数及项目,而且能反映出水体的污染水平。方法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6.
张光贵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5):27-29
针对单项生物指数评价水质的片面性不确定性,提出了用综合生物指数法评价水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综合各种生物指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能对某一水体水质作出明确的评价结论,且与用理化监测结果评价水质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水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雅琴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8,11(3):24-27
把水环境视为灰色系统,将水质状态指标作为一灰灰类,考虑水质分级界限的不确定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地表水水质评价。实例证明,该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指数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定期向社会发布的部分重点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旬报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分析,针对该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水质指数法。 相似文献
10.
黄河兰州段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近年来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黄河兰州段地表水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较全面地揭示了水污染的原因及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