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9篇
  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87篇
综合类   156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04篇
社会与环境   78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水足迹是基于消费基础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指示器,通过虚拟水贸易获得最大利益是水足迹分析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基于虚拟水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江苏省2009年水足迹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江苏省水足迹为866.75×10^8m^3,人均水足迹为1829m^3/人·年,水匮乏度为217%,水资源消费自给率为86.33%,较高的水资源自给率和水足迹给江苏省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实施虚拟水战略、改变消费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已经成为缓解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现状,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区域能源利用的碳足迹及其对生态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碳排放足迹的相关含义以及研究方法估算了2004-2008年江苏省能源利用的总碳排放、总碳足迹、碳足迹的产值与强度以及生态压力。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总碳排放从2004年的41793.07万t上升到2008年的64750.84万t,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总碳足迹由2004年的0.87hm^2/人上升到2008年的1.30hm^2/人,呈现上升的趋势;煤炭利用的碳足迹最大,石油次之,天然气与煤气所占比例较小;碳足迹产值从2004年的2.33万元/hm^2增加到2008年2.66万元/hm^2,碳足迹生态压力从2004年的193.77上升到2008年的307.64。  相似文献   
3.
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软件,采用2006年-2015年江苏省长江10个干流和45个入江支流监测点位的总磷浓度数据的年平均值,分析了江苏省长江干流和支流总磷浓度的空间相关性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分析发现长江总磷污染呈现全局正相关,相关指数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直至2015年增至最大,干流总磷污染的重心先向西北后向西南移动,支流总磷污染的重心先向西北再向东南移动,重心移动幅度不大,并且二者均有向北面移动的趋势,同时移动幅度接近,长江干流总磷污染与支流的汇入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蒋省三来到江苏江阴,在江苏省供销社、无锡供销社及当地领导的陪同下,考察了再生资源行业装备制造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华宏科技。华宏董事长胡士勇、总经理胡品龙向蒋会长汇报了华宏的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掌握VOCs排放特征是研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控制策略的前提.对江苏省VOCs人为源进行系统分类,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应用国内外排放因子研究成果及江苏省行业调研结果,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江苏省2010年分行业、分城市的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江苏省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约为179.20×104t,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工业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油品储运源的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24.1%、3.3%、22.3%、25.3%、18.4%和6.6%,工业过程源中石油炼制、有机化工、医药制造是重点行业,溶剂使用源中机械装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是重点行业.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5个苏南城市VOCs排放量明显高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占全省总排放量的60.0%,苏州、南京、无锡排放量居前3位.各城市化石燃料燃烧源和移动源排放所占比例均超过10.0%,其他重点行业差异显著,其中南京市为石油炼制、有机化工,苏州市为有机化工、机械涂装,无锡市为有机化工、电子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6.
2008年江苏持续性降雪中的水汽和动力抬升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备  尹东屏  严雯莲  孙燕 《灾害学》2012,(2):29-33,42
2008年1月下旬江苏省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暴雪过程,研究发现,降雪量的大小与低空急流的日变化相对应,暴雪过程中700 hPa西南急流对水汽的输送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尺度天气系统,700 hPa急流的加速发生在降雪量增大之前,其值阈大小与6 h降雪量之间没有对应关系,急流减弱在暴雪结束以后;降雪的发生和发展与南北风的增大和冷暖平流有关,低层偏北风作为冷垫对暖湿气流的抬升和水汽的凝结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江苏降雪过程中水汽主要来源于700~500 hPa,低层东风气流对黄海南部的水汽输送非常有限;强降雪的发生与700 hPa水汽通量散度相对应,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增大,降雪量增大;在降雪过程中垂直运动对降雪量的大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数字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2年7月20日20时11分50秒,江苏省高邮市和宝应县交界处发生M 4.9地震(φN31.12°,λE119.61°)(见图1)。江苏省大部分地区有强烈震感,震中区附近部分烟囱和院墙倒塌,并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本文使用P、S波初动和P、S波振幅比联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分异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包括产业及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循环利用、污染减排、资源与环境安全五类指标在内的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方法,测算了指标权重,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进行了研究.用2003年的数据,对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水平良好)的城市为无锡、苏州、常州;第二层次(水平中上)的城市为盐城、南通、泰州;第三层次(水平中等)的城市为扬州、镇江、徐州、南京、连云港;第四层次(水平较差)的城市为淮安、宿迁.从总体上看,南部好于北部,东部好于西部,沿江沿海地区要好于内陆地区,靠近工业产业带的地区好于远离工业产业带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方法及应用,指出了现有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立足于土壤、水、气、生物等系统环境,提出了江苏省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和经济增长二者关系更为明显和完整,具有极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论文利用近20年来耕地面积、经济增长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江苏省1981~2004年间的耕地面积与经济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耕地面积、GDP与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是不严谨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长期的协整性;江苏省耕地面积与GDP、城市化水平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通过研究,认为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极不合理。因此,降低耕地减少速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