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骆永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23(3):1-6
随着城市化和产业转移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工业企业搬迁或遗留的污染场地数量与日俱增,亟须开展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工作,以保障人居环境安全、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综述了我国污染场地及其产生、状态和风险,污染场地管理、修复技术及工程实践进展,污染场地管理和修复的主要问题,场地污染防治与修复政策、技术和融资机制需求,旨在推进污染场地环境管理与修复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随着国家"退二进三"旧城改造政策的实施,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正面临着大批多种污染行业企业的关闭和搬迁,这些搬迁企业遗留场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开展定量评估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风险是建立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也是适合我国国情并走向可持续性(绿色)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及综合环境管理的必然发展方向。包括美国和英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利用一种多层次的基于风险的评估技术框架来鉴定和管理污染场地。文章着重比较中、英、美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异同性及其对完善我国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冶炼行业污染场地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流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冶炼行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层次性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冶炼行业污染场地风险管理与决策框架体系,利用该框架体系,通过层次性风险评估,可以筛选风险大的场地进行重点监管,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治污染扩散及消除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风险,从而经济有效地实现对冶炼行业污染场地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6.
应用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和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某废弃有机污染场地中有毒有机废弃物堆积产生的污水(1号塘污水)和场地及周边地表径流积水(2号塘污水)的生物毒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1号塘污水对斑马鱼和凡纳对虾96 hLC50分别为46.2%和59.6%, 2号塘污水的毒性试验中两种试验生物的死亡率皆为0.化学检测表明,1号塘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苯酚类和酞酸脂类物质,而2号塘污水中均未检出有机污染物.化学检测结果与毒性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国内外对不同污染场地调查环境地球物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污染场地调查污染深度浅、污染浓度低的特点,提出了建立重金属污染在浅层迁移的数学物理模型和提高设备检测精度的必要性.对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某化工厂致癌有机污染物分层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化工厂污染场地为例,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运用HERA风险评估软件,将污染场地分为4层分别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场地存在高致癌风险,需要修复后才能开发再利用;关注污染物氯仿、苯,在地下0 m~3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07 mg/kg、0.83 mg/kg,在地下3 m~5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15 mg/kg、1.91 mg/kg,在地下5 m~9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40 mg/kg、5.05 mg/kg,在地下9 m~18 m的风险控制值分别为0.73 mg/kg、7.82 mg/kg。与以往计算单一的风险控制相比,分层计算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能有效减少治理土方量,降低治理成本。 相似文献
9.
Surfer软件和AutoCAD在污染场地调查及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中需要描述污染物分布和确定土壤修复区域和范围,目前对此无统一的技术要求,不同案例使用的技术方法不同。今提出将 Surfer软件和 AutoCAD结合使用生成等值线图件,以及据此确定污染土壤修复范围的方法,并基于某搬迁化工厂初步土壤调查及风险评估的案例介绍了操作步骤。旨在介绍2个专业软件联用的新功能的开发和使用技巧,为编制场地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提供一种便捷、易操作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