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3篇 |
完全免费 | 324篇 |
专业分类
评价与监测 | 1477篇 |
出版年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49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65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48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论述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监测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标准值以及污染现状等,内容涉及空气、水、沉积物、土壤和生物等介质。提出了中国在此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状况,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刚装修不久的10套私人居室和5家单位办公室的室内空气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甲醛、苯、NH3、NOx浓度超标,最高超标倍数分别为:甲醛22.0倍,苯3.01倍,NH3 2.58倍,NOx0.30倍。指出,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提出,为防止室内空气污染,应从源头抓起,装修时尽量选用低毒或无毒的材料,装修后的居室或办公室要保持通风,以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进驻前请有关权威部门进行监测评估。另外可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以吸附一些有毒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4.
对1993年~1999年所采集的太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生态风险性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的pH值呈中性至弱碱性,较适合于沉积物中粘土矿物及腐殖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太湖大部分地区沉积物未受到重金属污染,且沉积物中重金属处于安全状态.沉积物生态风险性指数评价结果也表明,太湖大部分地区目前无重金属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地区臭氧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1,他引:1
2013-2014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O3日最大8 h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平均为155~162 μg/m3,京津冀地区已成为全国O3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京津冀地区O3污染程度有所加重。京津冀地区夏季O3浓度高,冬季浓度低,O3质量浓度较高的月份集中在5-9月,12月-次年1月浓度最低。在O3污染较重的夏季,每日6:00~7:00,O3质量浓度最低,15:00~16:00 O3浓度最高。在空间分布上郊区点位的O3质量浓度往往高于主城区点位。京津冀区域夏季O3小时浓度和NO2浓度呈高度负相关关系,和其他污染物无明显的相关性。O3质量浓度和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和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京津冀区域O3的主要来源为NOX 和VOC等一次污染物在日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控制O3前体物的源排放,尤其是控制好VOC的排放是控制O3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居室内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装修材料含有一定的有害化学物质,可使室内不同程度地受其污染,直接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这已引起各发达国家和国内有关部门的重视。文章主要就室内化学物质的来源、种类、污染现状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还介绍了室内空气中化学物质的简易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8.
南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南京电子地图的地理信息,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数据库与GIS结合,并通过GIS技术综合分析环境污染事故中风险源要素。该系统采用支持面向对象技术的程序语言,MapObjects控件,构成面向最终用户的可执行应用程序。系统由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组成;系统在运行环境和系统网络结构上采用客户端和服务器架构,以满足应急监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目的;系统分析对GIS在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中的应用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上海臭氧及前体物变化特征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5,他引:4
于2010年1~12月期间,在上海城区内采用在线连续观测,分析该地区近地臭氧与其前体物的季节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探讨了臭氧浓度与OX和NO2光解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上海地区O3总超标天数为13天,超标率为3.56%。O3浓度变化呈现明显的秋冬低、春夏高的季节变化。O3浓度日变化规律呈典型单峰变化,O3各前体物呈双峰形分布,冬季O3与NOX的相关性最强。对OX的贡献中,秋冬以NO2为主,春夏以O3为主;夜间以NO2为主,白天以O3为主。臭氧浓度与OX和NO2光解速率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城市土壤和大气环境中铅的污染特征及食品和饮水中的铅污染水平,探讨了人体铅暴露的途径及城市环境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提出应加强城市环境铅污染的调查研究,开展人体铅暴露的潜在风险评价,为保证城市居民健康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