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1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范志杰  宋春印 《交通环保》1995,16(4):13-16,18
本文概要叙述了近20年海洋环境保护科研与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3.
U-10型水质测定仪是一种可同时进行多种常规要素测定的高精密便携式仪器。本文扼要阐述了该仪器的基本原理,技术性能指标以及各种功能的使用。着重探讨了此仪器在海洋环境监视调查中,测定水温、pH、盐度、浊度、电导率、溶解氧等6种参数与上述6种单项分析仪器测定方法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这一多功能测定仪的系统功能优良,测得的数据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可比性。从而为海洋环境监测、监视的技术装备选择和配置以及应用可提  相似文献   
4.
王涧冰 《环境教育》2006,(11):18-21
2006年10月16日~20日,由中国政府承办的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第二次政府间审查会议”在北京召开。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以下简称GPA)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1995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政府间会议上获得通过。其宗旨是协助各国政府制定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政策和措施,防治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破坏。中国是该行动计划108个成员国之一。全球行动计划政府间审查会每5年举行一次,审查各国实施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计划的进展情况,提出新的工作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对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进行学习与借鉴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和芬兰等国家的海洋环境监测情况,主要从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海洋环境监测项目和海洋环境监测参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研究,提出了国际海洋环境监测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监测制度、监测体系和国际交流合作三个方面对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直升机实际使用过程中暴露的腐蚀问题,分析了直升机全寿命期的腐蚀防护应对方法和思路。对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使用直升机的腐蚀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对直升机典型腐蚀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导致直升机发生腐蚀的环境、设计、生产、制造、维护等原因,总结了直升机易腐蚀部位、腐蚀特点以及危害性。提出了采用“设计保证、生产实现、维护保持”的综合手段来提升直升机全寿命期的腐蚀防护能力。最后,对外场维护维修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腐蚀控制手册、清洗、涂镀层修复、密封剂/缓蚀剂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提出了需加快推进先进的防腐技术在直升机防腐中的应用,对有效开展直升机全寿命周期的腐蚀防护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综述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水平传播的分子元件、海洋环境中水平基因转移的分子机制和海洋环境中ARGs的种类、传播分布,并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海洋环境中ARGs的传播扩散研究及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1972~1977年)起步阶段(1978~1983年)和发展阶段(1984~)。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1978年前主要探索与污染物质的分析方法,1984年后是监测质量保证工作进入管理时期。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渤海地区作为“十一五”期间国家优化开发的区域。经济发展日益呈现加速化、重工业化的总体趋势。探讨环渤海临海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与忧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力布局向沿海地区推进的态势分析。深入剖析了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渤海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岸线利用缺乏合理性、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不平衡、海域污染范围持续扩大等,并进一步提出缓解矛盾的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渤海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军某型装备壳体结构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规律。方法根据折算出的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开展了ZL115-T5铸铝合金试验件、ZL115-T5铸铝合金/C41500海军黄铜接触试验件、模拟实际涂抹黄油试验件以及模拟维护涂抹缓蚀剂试验件的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结果得到了该型铝合金在不同服役年限及服役状态下的腐蚀形貌、质量、平均腐蚀深度以及腐蚀损伤度变化规律。结论该型合金在不同服役状态下的腐蚀行为呈现差异化,ZL115-T5铸铝合金与C41500海军黄铜偶合接触会加速铸铝合金的腐蚀,黄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电偶腐蚀,但效果并不明显。缓蚀剂能够延缓海洋环境下ZL115-T5铸铝合金腐蚀,其中THFS-10软膜缓蚀剂以及THFS-15长效硬膜缓蚀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