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完全免费   3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连云港港区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连云港海洋环境质量,对连云港港区水质、沉积物及生物因子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港区内某些点位水质中无机氮含量较高,达到污染程度,其余点位监测指标均正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尚未对该海域造成污染。浮游植物31种,其中甲藻门8种,硅藻门23种,浮游植物数量变动为1.84×10^4m^-3-1.16×10^5m^-3;底栖生物17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89。港区内水域环境时空变化表明,海水中锌含量连续大幅增加,其余指标均下降50%,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海洋环境中的三丁基锡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三丁基锡的性质,从化学分析、环境水平、毒性和人体接触等方面回顾了海洋环境中三丁基锡的研究进展。指出从食物中摄取是人类接触三丁基锡化合物的主要途径,提出对实验毒性、饮食摄入、人类健康潜在影响开展调查,以及发展新的消除三丁基锡的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质量保证的发展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1972~1977年)起步阶段(1978~1983年)和发展阶段(1984~)。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色和侧重点,1978年前主要探索与污染物质的分析方法,1984年后是监测质量保证工作进入管理时期。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报告“美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38年的总结”,论述了美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所面临的基本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分析了未来美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4年2月14日召开的全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上获悉,为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江苏省今年将采取多项措施力保海洋环境。为加大海洋环境监测监管力度,江苏省已布设各类监测站位711个,获得监测数据约6万个,开展新增污染源调查,建设江苏入海排污口综合数据库和在线监控系统,有3个县已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2014年,还将通过启动县级海洋环境监测站资质申报,建设入海河口在线监测网络及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强化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监测及海洋功能区达标率监测力度,并建立跨区、入海河流断面数据交接制度。同时,通过海洋环境竣工验收、海洋生态补偿、跟踪监测及海洋工  相似文献
6.
《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3):F0002-F0002
2011年6月18日上午,囤: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钡8中心站隆熏举行揭牌仪式。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王宏,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莉新,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和规划司司长王殿吕,中共南通市委副书记、南通市人民政府市长张闻华,圈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张惠荣,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党委书记刘刻福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7.
陆丰22-1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弃置的海上油田,处于南海330 m深水区。分析开发前期、中期及末期油田附近海域表层海水、表层沉积物和底栖甲壳类体内石油烃含量数据,结果表明油田附近海域环境质量较好,油田开发对环境的主要污染影响是表层海水和底栖生物体内石油类污染物质含量有所升高,尚未见生活污水和食品废弃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迹象。含石油类污染物质的排放是海上油田开发环境保护中首要关注的污染因子。建议将污染监测的必测指标优化为表层海水中油类和底栖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开展海洋环境监理工作意义,论述了海洋环境监理的任务介绍了本地区开展海洋环境监理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国内外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在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环境监测必须解决的几个新课题,并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监测方案》(讨论稿)提出了我国开展海洋大气监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以苯乙烯为例,参考欧盟SEBC体系,建立了危险化学品海洋环境应急监测信息卡,内容包括分类、索引号及纳入名录,理化性质及行为特征判断,健康危害及防护要求,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等4类信息。建议进一步筛选海洋污染事故涉及的典型或高危化学品,细化SEBC体系,加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构建适应我国海洋环境应急监测需求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和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