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完全免费   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杭州城区春节PM2.5中水溶性离子在线观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大气细颗粒物水溶性组分在线连续监测分析系统(AIM-URG9000D),考察了杭州城区春节期间PM2.5中无机水溶性离子的浓度变化范围,探讨了这些离子的日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对水溶性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NO3-、NH4+是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分别占全部水溶性组分的33.3%、28.4%、19.4%;强致癌物质NO2-浓度为2.07 μg/m3,远大于膜采样结果;NO3-与SO42-的质量比为0.85,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导致的大气污染正逐步加重;各水溶性离子有着各自不同的日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NH4+与NO3-、SO4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81;K+、Cl-、Mg2+3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烟花爆竹燃放期间,PM2.5浓度急剧上升,Cl-、SO42-、K+、Mg2+浓度分别达到燃放前的18、6、53、76倍。  相似文献
2.
一种评估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PM2.5影响的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北京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2013年2月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提出了定量估算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PM2.5影响的污染物相对比值(PM2.5/CO)法。利用该方法研究表明,2013年北京除夕烟花爆竹燃放使PM2.5单站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增加709 μg/m3(石景山古城监测点);全市24小时平均浓度增加88 μg/m3,达到159 μg/m3,空气质量由良好升级为重度污染。元宵节夜间烟花爆竹燃放使PM2.5单站1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增加469 μg/m3(海淀万柳监测点),全市24小时平均浓度增加54 μg/m3。除夕夜、元宵夜全市平均烟花爆竹PM2.5浓度超过75 μg/m3的时间分别为5、7 h,达到峰值后半衰期分别为0.9、1.7 h。城区烟花爆竹PM2.5浓度高于郊区,并可导致下风向郊区的PM2.5浓度显著增加。除夕、元宵节北京市区烟花爆竹排放PM2.5总量分别约为1.91×105 kg、1.17×105 kg。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微粒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的微粒资料(包括粗微粒和细微粒资料),结果表明,西湖风景区环境空气中存在一定的微粒污染,与机动车尾气大量排放有关,细微粒在微粒中所占的比例变化较大,且具有比较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季由于局地条件、沙尘暴影响,空气质量较差。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大量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春节烟花爆竹燃放期间苏州市区PM2.5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苏州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苏州市南门监测点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包括颗粒物分析仪、在线离子色谱、OC/EC分析仪和重金属分析仪)对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水平、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重金属浓度进行连续观测。通过比较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和正常时段的PM2.5浓度水平和化学组成,分析并探讨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浓度水平及其组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造成了PM2.5短时严重污染,最高质量浓度达到了571 μg/m3,但随烟花爆竹燃放的减少,PM2.5浓度迅速降低。在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时段,SO42-、Cl-、K+、Mg2+和OC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峰值,SO42-质量浓度达到了93.2 μg/m3,Cl-质量浓度达到了42.3 μg/m3,K+质量浓度达到了115.6 μg/m3,OC质量浓度达到了53.8 μg/m3。另外,重金属浓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峰值,Fe质量浓度达到了2.426 μg/m3,Cu质量浓度达到了0.727 μg/m3,Zn质量浓度达到了1.159 μg/m3,Ba质量浓度达到了5.168 μg/m3,Pb质量浓度达到了1.245 μg/m3。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苏州市区环境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短期急剧上升,有必要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相似文献
5.
烟花燃放对空气中PM2.5及水溶性离子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3年2月9日—2月16日在南京城区连续观测PM10、PM2.5、PM1的质量浓度、能见度、PM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等参数,探讨了因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的燃放导致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出现短时峰值,同时能见度急剧降低,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因烟花爆竹的燃放,PM2.5局地短时间浓度可达863μg/m3,能见度仅为1.2km;PM2.5中Cl-、K+与SO2-4浓度短时间上升,这与烟花爆竹中氧化剂、还原剂等组分的燃烧释放有关。由春节期间观测结果统计发现,因烟花爆竹燃放对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贡献约占50%。  相似文献
6.
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常规污染物浓度和PM_(2.5)化学组分浓度,分析了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中对SO2、PM_(2.5)和PM10的影响最为显著。除夕夜间良乡、官园和怀柔3个监测站点的PM_(2.5)质量浓度峰值分别达730.5、343.4、762.2μg/m~3,为2月17—25日和3月4—8日(观测期间)平均值的5.2、3.1、7.1倍。烟花爆竹燃放对PM_(2.5)组分中的SO_4~(2-)、K+和Cl-的影响最为显著,除夕夜间监测中心点位的SO_4~(2-)、K~+和Cl~-质量浓度峰值分别达92.2、95.6、57.4μg/m~3,为观测期间平均值的4.5、10.5、6.8倍。烟花爆竹燃放产生的气态前体物和NO_3~-、SO_4~(2-)、NH+4、OC等PM_(2.5)二次化学组分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会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积累,造成PM_(2.5)浓度升高,产生持续性的大气污染。根据各污染物与NH+4的质量浓度比推算得出,除夕、"破五"和元宵节3个时段烟花爆竹燃放对K~+、Cl~-、SO_4~(2-)、SO_2和PM_(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8.4%、61.1%、37.4%、38.7%和30.1%。  相似文献
7.
使用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了苏州市区春节期间PM2.5中水溶性离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存在2个空气污染高峰时段(初一和初五),其中初一凌晨PM2.5达到最高峰,小时质量浓度为571μg/m3;烟花爆竹集中燃放时段,PM2.5中K+、Cl-、Mg2+质量浓度明显上升,初-凌晨与腊月三十凌晨相比,K+、Cl-、Mg2+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17倍、80.7倍、18.0倍;相关性分析表明,PM2.5中K+、Mg2+、Na+、Ca2+在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燃放烟花爆竹对声环境评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对噪声进行长期连续监测。通过对连续两年的北京市自动噪声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烟花爆竹燃放噪声能够对声功能区环境评价参数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及其达标率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1、2类声功能区影响可使等效声级提高10dB,达标率降低3%。提示有必要把节日的燃放噪声与其他噪声分开,单独分析。  相似文献
9.
除夕夜至大年初一零时前后,是燃放烟花爆竹最多最集中的时段。作者分别同步采集了2007年春节期间在城区和环境背景点的大气气溶胶粗、细颗粒物样品,并对其中的高氯酸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的高氯酸盐对大气气溶胶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城区气溶胶粗颗粒中的高氯酸盐较非燃放期平均值(2.154ng/m3)上升1 718.01%;细颗粒中的高氯酸盐较非燃放期平均值(1.640 ng/m3)上升503.04%。在环境背景点气溶胶粗颗粒中的高氯酸盐较非燃放期的平均值(0.653 ng/m3)上升了425.25%;细颗粒中的高氯酸盐较非燃放期平均值(0.317 ng/m3)上升了1 467.82%。  相似文献
10.
对2017年除夕至初一期间(1月27—28日),湖南省14个市州的78个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中,对PM10和PM2.5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SO2,NO2和O3受影响程度相对最小。集中燃放烟花对PM10和PM2.5的小时值增长倍数贡献明显。对全省14个城市PM10和PM2.5的小时值最大贡献量分别为195~652和116~680 μg/m3;最大增高倍数分别为1.8~10.5倍和2.2~15.8倍。其中对郴州市的影响程度最高。城市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期间,ρ(PM2.5)/ρ(PM10)明显上升,初一01:00最大值为0.69。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风速小、逆温强、湿度大和无降水等不利气象条件使污染物浓度不断累积,形成持续性污染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